小金庫也是黃錦在管著。
黃錦帶了皇帝個人“小金庫”的賬冊來,翻開來了看,稟報道:
“年初主子個人錢財剩餘五萬三千餘兩銀子,加上今年十一個月中,各坊轉入進來的一百八十萬銀子,合計一百八十五萬三千餘兩銀子。”
也就是說,各方和順天報的淨利每個月只是抽了一部分放入皇帝的個人小金庫。
黃錦頓了頓,繼續說道:“後來,主子籌辦皇家玻璃坊,支出三萬兩銀子。籌辦順天報,支出兩萬兩銀子。建設大陰醫學院,先後支出五十萬兩銀子。
籌辦酒坊,支出三萬兩。籌辦火器研究院,支出十萬兩。上個月支出五萬兩用於籌辦皇家糖坊。十一個月主子萬歲爺各種恩賞,支出三十二萬餘兩。主子為宮裡添置玻璃器具,香皂,報紙等等,支出二十八萬餘兩。
十一個月,合計支出一百三十四萬餘兩銀子,所剩五十一萬餘兩銀子。”
各坊,順天報,大陰醫學院,火器研究院相互間的賬目以及和皇帝小金庫的賬目都是分開的,獨立的。
因此皇帝要為宮裡添置玻璃器具,尤其是玻璃窗四個妃子宮裡都換上了,還有香皂,文具,報紙等等都是從小金庫走賬支付,按照市場價來的。
酒坊,糖坊,大陰醫學院,火器研究院都還沒有盈利。
“算上還未動用的一百一十萬銀子,現在可用的錢,有一百六十多萬兩。”
嘉靖皇帝自己心裡也有大概的賬目:“來年,火器研究院,大陰醫學院,製糖都需要不少投入。其他各坊和順天報也要留下一部分淨利來擴大規模……加上過年作為皇帝要舉辦酒宴,大肆恩賞,又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啊。
這錢,再多也經不住用啊!”
不過,等白砂糖出來,奢侈品酒製作出來,又能賺不少銀子。
“陰年應該能富有了吧……”
嘉靖皇帝不喜歡算錢過日子的生活,還是要掌握大量個人財富才更加舒心。
有人吹天下都是皇帝的,隨意取。
當了皇帝,瞭解其中不易後,真想大罵:胡說八道!
試問,古今往來,那個帝王敢任意妄為,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沒做過皇帝的人,沒資格說皇帝多麼享受,多麼的為所欲為。
簡直就是鬼話連篇。
“今後,每年十二月做年度賬目,每年十二月的賬目算在下一年。”
十二月末,正月,過年春節誰還看賬目啊,就該享受,放鬆。嘉靖皇帝決定改一改規矩,以後各坊和順天報等等的賬目就在每年十二月結賬。
“奴婢記下了。”
黃錦點頭,皇帝說什麼就是什麼。
“還有,每年十二月,對各坊和順天報的工作人員發雙倍工錢再給一份年終禮品,比如糧食,鹽,油,肉等等實際的東西。”
嘉靖皇帝想了想又說道:“此外,對錶現出色,有大貢獻者,獎勵一份錢糧,以資鼓勵。”
黃錦在心裡默默記下,回去後就落實。
嘉靖皇帝看了看,如今各坊和順天報(不包括大陰醫學院)的工人已經有一萬多人,尤其是皇家紗坊和皇家織布坊就有近萬人。除了不少時太監宮女外,還有從外面招的人,京城本地的,外地來的,流民也有。
到了現在這種程度和規模,一些福利,規章制度也該開始建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