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我不相信時光的長河裡還有誰可以。”
少年人朱說震撼萬分:“先生,先生……”
“所以,
我要教你功夫,
以後還有別的。
我要教你做方向永不變更,心可以無敵,力量也要無敵的人!”
周虞終於顯露出他真正想做的事。
少年人朱說深躬及地。
……
……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少年朱說苦讀及第,授廣德軍司理參軍。
天禧元年(1017年),朱說遷文林郎,權集慶軍節度推官,始復範姓,名仲淹。
其後,范仲淹歷任興化縣令、秘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權知開封府等職,
因秉公直言,屢遭貶斥。
康定元年(1040年),宋夏戰爭爆發,宋軍大敗於好水川,范仲淹出西北為將,力挽狂瀾。
慶曆三年(1043年),西夏請求議和,宋仁宗召范仲淹入朝,授樞密副使,後拜參知政事,上《答手詔條陳十事》,發起“慶曆新政”。
慶曆六年(1046年),范仲淹寫下名篇《岳陽樓記》。
慶曆新政受挫,范仲淹自請出京。
皇祐四年(1052年),范仲淹改知潁州,扶疾上任,逝於途中,年六十四。
及范仲淹葬,宋仁宗親書“褒賢之碑”,累贈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楚國公,諡號“文正”。
……
這一年,
六十四歲的病中老人,在前往潁州的途中,
他即將死去,
這一日的雨路中,透過馬車窗子,涼雨進來,
他恍惚看見,在很多年前的應天府,
有一個年輕人,與他解釋什麼叫“無敵的人”,
他知道這是迴光返照,
他開始認真思考,
自己這一生,符合曾經同那位先生說的話麼?
然後,他看見在雨簾裡,有個年輕人,打著油紙傘,安安靜靜地站在官道上,等著載著將死的他的馬車的到來。
“先生……”范仲淹淚如雨下,“希文慚愧。”
先生笑吟吟說道:“跟我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