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週人遷入到渭河流域中下游之後,隨著周人的實力不斷增強,就不可避免地與商朝產生了矛盾,一山不容二虎,周人實力越強,商朝就越難受,所以商朝就必須要不斷給周人下馬威,用恐怖政策威懾恫嚇周人,避免周人持續坐大,以便維護商朝的無上地位。
大敵當前,周武王從事的是生死存亡的工作,一個處理不好,不但自己戰敗身亡,更悲慘的是會連累數以十萬計的族人和盟友們的族人,而他的對手大商王朝的實力又是那麼的強大,所以,周武王被壓力壓得夜夜失眠,也是情有可原的。
另外,或許有的讀者就要問了‘既然周武王心理承受能力如此脆弱,被強大無匹的大商王朝給嚇得夜夜失眠,那麼,周文王何不另立繼承人呢?周文王何不再找一個有信心打敗商朝的人做接班人呢?’
這話說這容易,做起來很難,因為,周武王他沒有信心打敗商朝,周武王的其他兄弟就有這個信心了?一樣沒有的!所以,周文王與其費盡心思提高兒子們的信心,還不如讓善於調節兄弟們關係的周武王繼任,至於說增強信心這事,自家兒子不行,可以找別人嘛,而這個‘別人’,正是本章的另一個主角千古第一軍師姜太公姜子牙。
寫到此處,作者就要說一說寫這一章的意義了,畢竟,本書寫的是足球,而不是歷史,寫歷史,只是為了用歷史來作比喻。
如果,作為一名後人,作為一名‘事後諸葛亮’,你不瞭解在戰勝商朝之前周人是怎樣的一種心境,那麼,想一想現在的中國足球吧,或者想一想現在的中國籃球吧(中國籃球和中國足球遇到困境的原因,是一模一樣的:
當中國足球面對西方足球的時候,當中國足球面對世界十大足球強國的時候,甚至是當中國足球面對日韓沙伊澳等亞洲強隊的時候,跟當年西周面對商朝,有區別嗎?
當中國籃球面對西方籃球的時候,當中國籃球面對世界十大籃球強國的時候,尤其是當中國籃球面對美國籃球的時候,跟當年西周面對商朝,有區別嗎?
當然,區別還是有的,那就是,周人如果打不贏商朝,那就會亡國滅種、流血千里,所有人都成為商朝的奴隸、或刀下之鬼,而中國足球和中國籃球哪怕創下最恥辱的紀錄,也不過徒增被國內外人士一齊嘲笑的笑料罷了。
踢足球輸了和打籃球輸了,都不會死人,只是會丟人!
中國有14億人口,足球和籃球衰弱如斯,這肯定是一件丟人的事兒,而且主要是丟中國男人的人,這會給世人乃至給很多國人一種錯覺中國男人沒有能力。
對於這一點,所有的中國人都沒資格反駁,因為事實確實如此,我們不能用那些玩家稀少的小專案來忽悠我們自己說我們也有優勢體育專案。
舉個例子說,在中國的網路體育文學方面,足球文和籃球文橫掃其他一切運動專案,乒羽舉跳等專案再怎麼天下無敵,有作家寫過這幾個專案的小說嗎?又有讀者看過這幾個專案的小說嗎?
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來,有資格擔當中國國球重任的,必然是足球,其次是籃球,大型男子團隊運動專案的魅力,遠不是那些排金牌榜時才有用的小專案可比的。足球這一個專案的全球產業規模,幾乎就能夠與其他所有的體育運動專案相抗衡,中國足球的產業規模同樣舉足輕重,所以,我們何必要自欺欺人地認為那些小專案也能夠與足球和籃球這兩個大專案相提並論呢?
總之,足球和戰爭的差別就在於,足球輸再慘都不會死人,而當中國面對西方足球的時候,幾乎所有人的心態就是哪怕是再過一百年兩百年,中國足球也絕對不可能是西方足球的對手。
在三千年前的華夏大地上,當小邦周面對大邑商的時候,周人就是這種思維:哪怕是再過一百年兩百年,周軍也絕對不可能是商軍的對手。至於說花式吹捧周朝必然能夠戰勝商朝,那是在打敗了對手之後才有資格和閒工夫去做的事。
這,才是歷史真相!
而這個歷史真相,也能完美解釋為什麼姜子牙他老人家直到晚年才被人重視。我們再來看關於姜子牙的記載和傳說,關於姜子牙的人生經歷,同樣是眾說紛紜,而作者所認為的姜子牙的經歷,是這樣的:
姜子牙出生於一個平民家庭,不管是世襲平民還是沒落貴族,他都是平民家庭出身。
姜子牙非常聰明,智商非常高(很多人可能會認為這是句廢話,不過,當時的人們並不認為姜子牙很聰明,也就是像諸葛亮那樣,‘時人未之許也’。
當時的人們並不認為姜子牙聰明,這是因為,在他們看來,姜子牙‘不務正業’,年輕的時候,姜子牙整日裡都沒有考慮過生計的事兒,卻只是在胡思亂想,那麼,他在想什麼呢?
他在想‘如何能夠打敗大商王朝’。
他分分秒秒在想、時時刻刻在想、日日夜夜在想、月月年年在想,一直都在想著如何才能打敗大商王朝。這也是蠻可怕的一件事,一個人,他好吃懶做、不務正業,他什麼事都不想幹,就想著一件事如何打敗乃至滅掉另一個國家,這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