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如戲,它有兩重含義:第一重含義,足球的歷史本來就是一場戲;第二重含義,足球又可以像戲劇那樣去演繹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化和歷史,在《足球如戲1》這一章,作者主要闡述了歐洲足球和歐洲文化歷史的關係,在二戰結束前,歐洲人民打打殺殺了幾千年,同時也盼星星盼月亮一樣盼和平盼了幾千年,而當和平真的來到歐洲人民的面前時,歐洲人民卻又產生了莫大的心理落差,打打殺殺了幾千年,突然有一天就永久和平了,現在來看,除非是外星人入侵,否則的話,歐洲和世界絕大多數地區一樣,都很難陷入戰爭的漩渦,那麼,怎麼在和平年代懷念打打殺殺的戰爭歲月呢?足球,成了最好的選擇,畢竟,足球是最類似於戰爭的遊戲嘛。
東亞和歐洲一樣,是全世界戰爭數量尤其是重要戰爭數量最多的兩個地區,第二次世界大戰其實就是東亞戰場和歐洲戰場,太平洋戰場等於是東亞戰場的延伸,而北非戰場和大西洋戰場等於是歐洲戰場的延伸,從二戰再往前追溯,東亞歷史尤其是中國歷史上的戰爭數量和戰爭規模,可謂是絲毫不亞於歐洲,漠北草原的歷史,也是長期與中國歷史捆綁在一起的。
和歐洲歷史一樣,東亞歷史尤其是中國歷史,同樣是爭了幾千年、鬥了幾千年、打了幾千年、殺了幾千年,一說起中國歷史(含漠北草原上的征戰殺伐,相信很多人都能夠如數家珍。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戰爭,自然是‘炎黃蚩戰爭’,也就是炎帝、黃帝與蚩尤之間的戰爭,這一場戰爭,奠定了華夏民族和華夏文明的基礎,從那時開始直到現在,中國的民族構成基本就沒變過,中國的語言和文字也基本就沒變過,變的只是形態,而不是實質,這也讓無數中國人為之自豪。
炎帝、黃帝與蚩尤的‘華夏三祖時代’結束後,紛爭與征戰繼續在華夏大地上一次次上演,儘管儒家出於教化世人的目的,把上古三代描述成了比現代還文明還完美的時代,但是實際上,上古三代同樣充斥著人性惡的爭鬥。堯舜禹相互爭權奪利的說法,要比堯舜禹俊明沉陷的說法要更能被現代人接受;商取代夏、周取代商,也沒有經典中說的那麼仁義道德,而同樣是充斥著人性惡的血性廝殺。
西周結束之後,中國歷史進入了精彩紛呈的春秋戰國時代,現在,依然有很多人認為,春秋戰國時代才是中國歷史最寬容最文明、思想也最開放的時代,雖然這是一種誤讀,但是春秋戰國時代也確實為中國歷史貢獻了眾多的大思想家、大學問家,後世的一切學科,都能跟春秋戰國時代的祖師爺們扯得上關係。在這方面,西方文明也是一樣的,西方近現代的一切學科,都要想法設法跟亞里士多德等古希臘先賢扯上關係。
春秋戰國五百多年紛爭的結局,是大秦帝國統一天下,並建立了世界史上堪稱是最偉大壯舉的大一統體制,對於作者的這一論斷,可能有很多人表示異議,不過沒關係,歷史的車輪還在不停往前運轉,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會有更多的人逐漸認識到這一點。
大秦帝國雖然偉大,但卻又短命,短短十五年後,大秦帝國便在農民起義的暴風雨中轟然倒塌,中國歷史開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不斷重現的篇章天下大亂與天下一統,秦末楚漢戰爭,是中國歷史第一次出現‘亂世紛爭’的局面,在後來的歷史中,這種局面不斷上演、不斷重複。
秦末楚漢戰爭很快便結束了,接下來,是穩定統一了二百年之久的西漢帝國,西漢末年,王莽改制,結果改的一塌糊塗,於是中國歷史再一次上演了‘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的局面,最終,光武帝劉秀力克群雄、再度一統天下。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二次的亂世時代,後人用‘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來形容這種歷史局面。
再後來,統一時代還有東漢、西晉、隋唐、北宋、元朝、明朝、清朝,亂世時代則有漢末三國、東晉南北朝、隋末亂世、安史之亂、唐末五代亂世、靖康之恥、宋金對峙、蒙古征服戰爭、元末亂世、明末亂世、白蓮教起義、清末民國亂世……等等等等。
每一個亂世,都是人才輩出的,都是將星雲集的;每一個亂世,也都是血雨腥風的,也都是悲劇連連的。而清末民國亂世這一百多年,堪稱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亂世’,清末民國亂世涉及到了中國的每一寸土地,更涉及到了中國每一個人,並一直影響到了現在中國的現狀。
對於中國歷史上一次次上演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以至於很多人得出一種錯誤的結論中國歷史在原地踏步般止步不前,就連德國偉大的哲學家黑格爾都持這種觀點,這當然是他們沒有看明白中國歷史所致。
《三國演義》開篇就說‘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實,這也只是中國歷史的天下大勢,也只有中國歷史上才有無比漫長的大一統時代,因此呢,也就只有中國歷史上,才有‘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歷史脈絡。
我們再來看世界史上其他著名的大帝國,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法蘭克帝國、匈奴帝國、突厥帝國、蒙古帝國、帖木兒帝國、奧斯曼帝國、西班牙帝國、大英帝國、俄羅斯帝國……這些曾經無比強大的帝國,在他們的衰亡期,他們也遇到了長期的分裂動盪期,但是,這些所有的大帝國,只有‘分久’,卻沒有‘必合’,這些所有的大帝國,一旦他們衰亡了之後,他們就再也回不到巔峰時代的榮光了,他們只能夠留下輝煌供後人憑弔和瞻仰,也只有我們華夏帝國,才能夠一次次從淪落衰亡中鳳凰涅槃,一次次迎來又一個更為新的、更強大的強盛期。
我們中國人擁有全世界最強的韌性,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我們從來不會被打垮,我們始終能夠從跌倒的地方爬起來,所以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對於世界史上的其他大帝國和強大文明來說,並不是正常態,‘分久必無’,才是世界史的正常態,只有我們中國,才能夠擺脫‘分久必無’的命運,因此,我一直都無比堅定的認為,我們中國文化,才是世界上最為偉大的文化。
新中國的成立,核武器的研製成功與恐怖平衡的建立,等於說是結束了中國數千年曆史亂世與治世交替的局面,中國人民和歐洲人民一樣,在打打殺殺了幾千年之後,也終於盼來了等待了數千年之久的和平與穩定。
既然,歐洲人民在結束了幾千年打打殺殺的歷史之後,找到了足球這麼一個事物,把足球與歐洲的文化和歷史完美結合在了一起,也把對和平的嚮往和對戰爭的回憶,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那麼中國人民,為什麼就不能像歐洲人民那樣,用足球來演繹中國的文化和歷史呢?
實際上,近幾十年來中國足球墮落如斯,不正是對中國近代史屢戰屢敗、人見人欺的悲慘歲月所進行的演繹嗎?
足球如戲,戲劇,總是由一幕接著一幕構成的,可能前一幕是人見人欺的悲劇,下一幕是奮起直追的正劇,再下一幕就是見誰欺誰的神劇了。中國足球這部‘大戲’,演到現在,還處於人見人欺的第一幕,不過再悲慘的一幕戲,也總是要落幕的,就像是中國在近代史上人見人欺的那一幕,最終還是在‘我們的血肉所鑄就的新的長城’面前落了幕,而中國足球屢戰屢敗、人見人欺的歷史,也終究在將來的某一階段落下最重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