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陳凡也覺得路人甲之逐夢演藝圈這個名字爛透了。
他不是不想拍一些牛的,可是現實不是小說啊,你一穿越就能技驚四座?拍一部影片就能名震四方?
這個時空的影視業已經成熟了,而且對於拍片啥的,陳凡只是略懂,拍一部電影,不是你想拍就拍的。
身為一個導演,你要清楚什麼是獨立電影和商業電影,獨立電影,導演掌控全部,所有人都是為導演服務的,儘可能完成導演的想法,從劇本到表演呈現直到最後的剪輯。
有不一樣的聲音,也是以導演的想法為主,導演認同了這個想法了,這個想法才能實現。
商業電影裡,要看導演的許可權到底有多大,比如在好萊塢大多數導演是沒有最終剪輯權的。那麼在一個以製片人為中心的電影專案中,導演的作用就是負責把其他部門為製片人的想法完成的工作,具體的落實到每一個鏡頭上。雖然跟獨立電影導演完成的工作內容差不多,但這時導演沒什麼決策權,就是在為製片人的想法服務而已。
再說說導演本身,從“導演”這個名字看得出來:“指導演出”。
影視也是戲劇的一類,所以影視導演的本質和戲劇導演是一樣的,就是根據編劇提供的劇本藍本,製作人公司的市場意圖,有時候還有投資人的意願,指導演員、攝影、燈光、特效等所有演出團隊,將故事以實際演出的形式展現給觀眾。
以前有個笑話,一個人去劇組應聘,當被問擅長什麼,他答什麼都不會的時候,他被安排做了導演。
從這個笑話說起,其實導演是個雜家。嚴肅點說。導演不是什麼都不會,而是應該什麼都懂點兒,電影學院導演系基本各系的課程都會涉及到。
而且,導演是製作上要為影片最終質量負責的人。一部電影好,大家可能會說演員演的好劇本寫的好。但一部電影反響不好,大家基本會說導演是傻X。這就是導演的命。誰讓你沒把各個環節協調好,沒把握住影片質量的。
結合以上的概述,導演最基本要做到:
一:故事的把握。一定要自己上手改一版劇本。
二:選定主要演員。並跟演員溝通,確保演員充分了解角色,最好能激發演員的創作欲,讓他給你驚喜。
三:跟攝影溝通。告訴自己需要的調子,分鏡頭,以及後期的剪輯風格。
四:跟美術部門溝通。確定場景風格,演員服裝型別和風格(古裝戲和年代戲要切記別犯常識性錯誤),確定演員化妝風格,就是定裝。
五:跟製片部門溝通,儘量搞定多快好省的拍攝計劃。
六:跟老闆搞好關係。畢竟導演也是打工的。
七:在片場,確定自己的權威地位,並跟各部門搞好融洽關係。一旦有些部門出現摩擦,你要能在第一時間把危害控制到最小。
八:以上都顧及的同時,還要堅持自己的藝術追求,保證影片的藝術質量,突破自己的藝術禁錮。這點我認為是最重要的。但如果不能完成以上七點,這一點也就無法實現。
這是最基本的。做到了不一定合格,但沒做到一定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