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笑吟吟的問:“老夫今日就來考考你,周公旦制定下來的《周禮》,它的本質是什麼?”
“周禮的本質?”聽到這個問題,朱高熾整個人都愣住了,他這個年紀還真沒有想過這麼有深度的問題。
於是朱高熾照著老師楊士奇教的,回答道:“《周禮》的本質是禮和樂兩個部分。”
劉伯溫沒有接話,而是說起了往事。
“八年之前,老夫伴駕去鳳陽的路上,就問過你的父王同樣的問題。”
“你知道他當時是怎麼回答的嗎?”
朱高熾輕輕搖頭,劉伯溫又說:“你的父王當時沒有片刻猶豫,就告訴老夫,所謂的禮法不過是一種等級制度,從衣食住行把世上的所有人分成了三六九等。”
“按照周禮,天子為九鼎八簋,諸侯為七鼎六簋,卿大夫為五鼎四簋……孔夫子的克己復禮,就是要讓所有人嚴格按照這個制度執行下去。”
“只有那樣做,天下才會永遠太平。可是如今,除了皇帝祭祀天地之時,天底下又有幾人用鼎,又有幾人用簋呢?”
聽完以後,朱高熾張大著嘴,震驚的說不出話。
他愣了足足有小半天,才憋出一句完整的話,“這麼有學問的話,不像是父王說來的呀。”
想起朱樉那個粗獷的形象,劉伯溫笑道:“老夫一生閱人無數,其中不乏陳友諒和張士誠那樣的當世豪傑,這天下英雄猶如過江之鯽一般。”
“能讓老夫稱得上一聲天縱奇才的,唯有你的皇祖父和父王。”
聽到這話,朱高熾的眉頭皺了起來,在他的印象中父王回到家裡,不是在後院裡對著一些奇形怪狀的物品敲敲打打,就是把自己一個人關在書房裡面讀書。
偶爾還會從他的房間發出一些啪啪啪的奇怪聲音,還有咿咿呀呀的女人呻吟。
一想起那個成天都不著調的父親,朱高熾滿臉疑惑的問道:“父王真有那麼優秀嗎?”
劉伯溫用力地點了下頭,非常肯定的說:“你父王跟你皇祖父一樣都是自學成才,可以稱之為天賦異稟也不為過。”
朱高熾的表情更加迷茫了,直接問出了埋藏在心底的疑問。
“既然我的父王像您說的一樣優秀,那為什麼皇爺爺一點都不喜歡他,甚至巴不得他死在外面呢?”
別說是滿朝的文武百官,就是朱高熾這樣的十歲孩童都能看出來,他爺爺對老爹的厭惡之情直接寫在了臉上,可以說沒有絲毫的遮掩。
聽到這個問題,劉伯溫解釋道:“你的皇祖父出身貧寒,崛起於微末之中,拼搏了大半生的時光,歷經了艱辛萬苦才打下這個江山,成為天下共主。”
“對於他這位開國之君來說,接受天下的億萬臣民是理所當然之事。無論他的身份如何改變,可是偏偏你的父王自打生下來就用同一種眼神在看他。”
“這讓他一個九五至尊的皇帝又如何受的了呢?”
朱高熾聽的一頭霧水,於是他好奇的詢問:“父王用的是哪一種眼神能讓我皇爺爺這樣暴跳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