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
李東陽咳了一聲,待正德小皇帝目光投過來,他才正色說道:“陛下,韓大人國朝名臣,乃六曹之一,可定朝綱,陛下是否另選一人?”
這句話讓劉健如釋重負,李東陽終於給他解了圍;他朝李東陽投去一個感激的目光,李東陽微不可見地點點頭,也同樣回了一個寬慰的眼神。
這些動作當然瞞不過正德小皇帝,他沉吟起來:“唔……”
正德小皇帝其實非常贊同李東陽的話,說白了,正德小皇帝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有杆子打棗,沒杆子打不著!
他只是隨意試一試而已!
於小皇帝心中,弄不走尚書,哪怕弄走個左侍郎,又或者弄走個右侍郎,再不濟弄幾個郎中……總能安排幾個人是不是!
正德小皇帝笑容不減,慢悠悠另外提了一個名字:“吏部馬公出將入相,文武兼資。思慮精深,傳通故實。臨事應變,無少底滯……”
“李師傅以為可否……”
這麼一句話,再一次讓眾人沉思。
但現在的場面,也發生了變化。
劉健要保韓文,已經暗暗地頂了小皇帝一回,還能說什麼?他總不能說,陛下,老馬這個人是朝廷定海神針,您同樣不能調走!
可經歷數十年宦海浮沉,劉健早將自己磨礪得足夠沉穩,也早磨礪出足夠的政治智慧……他又怎會不知,這是小皇帝在伸手要權力,這是小皇帝要親政的表示。
至於謝遷,這會也緩過來了。
彼時,他還以為搶了多大一個好處;但現在,他又怎會不明白!
實實在在的權利,一個虛名怎堪相比!
這會兒,儀觀俊偉的當朝輔政大臣謝公,不禁有點暗自神傷……這麼快離開權利中樞,委實不是他的意願。
但事情是自己趟的,能怪責誰來!
倒是楊廷和,比謝遷還要更快反應過來。
瓜娃子心中忍不住大聲叫罵,好你個李東陽老匹夫,你個狗東西,勞資差一點就被你陰了!
修書?修書算什麼?老楊家到處都是讀書人,老楊家大把知識分子,老楊家做學問的人多得是!
可老楊家當大官的,就勞資一顆獨苗啊!
勞資當真要把輔政位置丟了,不但對不起先帝,更是連幾個兄弟的位置都難保!
李東陽,勞資記住了,你個狗東西,這筆賬我們慢慢算!
你不就是嫉妒勞資四十多歲就入閣了麼!
哼!
這麼一想,楊廷和心中戾氣頓生,眼見三人猶豫不決……李東陽是反對了一次,不敢再反對第二次;謝遷見大局已定,心中正生悶氣;劉健與馬文升乃是老鄉,有鄉黨之嫌,哪裡敢多嘴。
楊廷和朗聲道:“陛下,經義註解不但需要文學修養,更需見多識廣;馬大人歷事五朝,垂六十年。出將入相,文武兼資。思慮精深,傳通故實。臨事應變,無少底滯。
繼續閱讀!奉公憂國,隨事納忠。名著四夷,功在天下。尤慎用兵,未嘗輕有徵討。天性嚴重,寡言笑。儉節清名,終始如一。直道而行,不阿權貴。”
“正是文武兼資的無上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