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嘛,武人去學文人編的經書不可恥!
但這封邸報一出。
要是哪個武人去學了文人編撰的武經,大家乾脆都抹了脖子!
偏偏,這是武人自己不爭氣!
張懋臉氣成了豬肝色,也無濟於事!
他當然知道這些不重要的地方,乃是一些勳貴子弟的鍍金之處。
這些傢伙只需要轉一圈,履歷上就能多幾個亮點。
他還知道這些傢伙真上了戰場,除了為韃靼人添個戰功,就再無別的貢獻。
但他能怎麼辦?
文官系統裡存在大量貪汙腐敗,武人裡就沒有?
所以,朝中風起雲湧,把這一次校閱推向了高潮!
這也是薛翰往年興趣缺缺,今年不得不挺身而出的真正原因。
因為,大校閱可不是隻考較一下騎射,也不只是考較一下武功,更不是隻考較一下韜略。
而是韜略、騎射、武功、策論、推演一起上!
策論、推演這玩意誰佔便宜?
誰又牛逼一些?
說實話,乃是兵部的一群文人!
文官系統壓根無所謂,哥們能在校閱中有一席之地,將來就能對兵事指手畫腳。
這就夠了!
那麼武人呢?
既然咱們要考勞什子的策論已成定局,那就別嘰歪!
拿出武人乾脆利索的辦事手段來!
從勳貴中去找文學天才!
只要他能把八股文寫的像模像樣,能把意思說出來,都不算失分!
以及,要是騎射、武功出色一些,奪取總冠軍的是武人。
那就帥了!
那就算妥了!
武人,就算是榮耀在身了!
俺們就繼續掌握話語權了!
所以!
五軍都督府的大佬們,尋遍整個京城,總算找到薛翰這麼個寶貝!
連同張破虜,以及幾個武力出眾的將軍,也被暗中授令!
這就是朝廷以英國公張懋、成國公朱輔、定國公徐永寧等諸多老傢伙們,他們的真實想法!
這才有了,薛翰去找朱厚照打造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