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南疆大陸格局的,是可以適應開拓區的鐵路,然而對於內閣來說,這種鐵路被研發出來是很久以後的事情,現在內閣最頭疼的在於該怎麼應對這件事。
被秩序同盟掌控的內閣是不想打仗的,首輔沃納爾強調悉伯人不打悉伯人,雙方應該透過談判來解決衝突,他的理由是一但爆發戰爭,就會破壞目前好不容易達成的改良成果,摧毀改良者這2年多來的努力。
而民權同盟的希艾烈等人,則是極力主張要用戰爭手段來說話,不免存了幾分透過戰爭轉移國內壓力與矛盾的心思。
在私下秘密的會議中,希艾烈明確指出,菲比博的問題已經不是悉伯國內的問題,而是整個南疆大陸的問題,悉伯數年內亂導致的虛弱,已經刺激了外國的野心。
所以菲比博敢如此囂張,必然得到外國勢力的授意,如果悉伯不用最狠厲的態度將菲比博的爪牙給打下去,那麼接下來就會面臨更困難的攻擊。
相比國外局勢來講,此時國內局勢倒是無關緊要起來,貴族逃亡現在已經不算是什麼大事,商團武裝和貴族私兵當街械鬥乃新朝之雅政,屁民們要理解,不理解也要在容忍過程中加深理解,否則改良者的民兵就會上來幫助你理解。
在這些無關緊要的問題中,新出現的一個無關緊要問題,叫做“限價運動”,不過要說明的是,“限價運動”這個詞彙,是後來史學家給這一系列運動下的總稱,這時候可沒人這麼稱呼。
這個運動的主體人群,自然不是每天下午能悠閒喝茶,晚上吃點心,參加沙龍時感嘆國家大事的希艾烈這群人,而是無數像曾經季偉羅這樣的平民,這群已經無法承受高昂物價的平民要求物價不要在那麼高,想要讓物價按照往年市場水準來定價。
對於這個問題,內閣不到一個小時就討論出結果,然後沃納爾為了表示對平民的尊重,親自在城牆上就限價問題發表說明:
“自由貿易是這個時代的準則,我們要相信市場無形的手可以自行將物價調節到合適的價位,如果現在沒有調節到合適的價位,說明現在不是合適的時候,政府強行出手的話,恐怕會引發更深的動盪。”
發表完這段宣告以後,沃納爾就將“限價問題”這個無關緊要的小問題給拋之腦後,全心全意投入對菲比博的戰和問題中。
按照沃納爾等人原本的想法,阿託納家族乃是塞利提三世的姻親,所以他自然不會願意對塞利提三世開戰,這就可以確保內閣壓下希艾烈這些主戰派的意見,讓軌道轉移到和平對話上。
然而塞利提三世態度大大出乎秩序同盟的意料,他居然全力支援對菲比博的開戰,這完全打亂了秩序同盟的安排,導致局勢轉向難以預料的方向。
如果這時候的內閣首輔是個有魄力的政治家,會像昔日希艾烈推動“六月起義”一樣狠辣,是可以把這件事壓制下去的。
對於這一點,冷弈可以透過系統面板的性質來保證,即便是強烈主戰的希艾烈,態度也不是非常堅硬,只要沃納爾挑起類似“六月起義”這樣的武裝鬥爭,希艾烈就會放棄主張轉而妥協。
可是沃納爾卻是一個極其沒有擔當的人,他的無當擔比前議長黎溪匿還高,而政治水平卻與前議長黎溪匿是一個天一個地。
因此面對塞利提三世與主戰派的施壓,沃納爾沒有進行任何可以稱得上是負責的行動,就暗地裡派遣使節與塞利提三世通氣,你想宣戰可以,倒閣讓我滾蛋,反正我不會承擔開戰的職責。
碰上一個如此沒有當擔的首輔,就意味著局勢朝著戰爭的道路一路狂奔,那些主和派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領袖已經將底線給盡數告之塞利提三世了。
所以塞利提三世與沃納爾迅速達成合作意見,尊貴同盟在這種事情上鐵定是縮頭烏龜,這是前議長黎溪匿去世後,小黎溪匿的一貫政策,所以塞利提三世開始聯絡秩序同盟的最大反對者民權同盟。
民權同盟對塞利提三世的意見感到不安,可是希艾烈竭力主張既然目前雙方態度一致,那就姑且合作。
於是很快,塞利提三世就宣佈對沃納爾內閣提出不信任案,而根據《2923年母法》規定,針對內閣成員的投票中,塞利提三世擁有10%的投票權。
接著塞利提三世與民權同盟聯手,尊貴同盟也不做強制要求的加入這一陣營,再說服部分中立小同盟以後,便輕鬆超過三分之二的票數,使成立不到2個月的沃納爾內閣不得不全體辭職。
沃納爾內閣倒臺以後,塞利提三世指定作為主戰派希艾烈出面組建新內閣,其對菲比博的態度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