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尼格塔在第二次進入“碎嶽亂世”以後,經過兩百多年的混戰,終於由艾篤家族出生的洛林統一了哥尼格塔。
可是當洛林去世以後,哥尼格塔卻又因為艾篤家族的世襲問題而再次分裂(因為哥尼格塔沒有世襲的傳統),經過十來年混戰以後,保留著古老的共和制的哥尼格塔只能退守較為荒莽的北方,而艾篤王朝坐擁南方開發已久的富饒之地,在1614年成立新國家哥德羅思。
戰爭之後,兩國並未保持太久的和平,很快就爆發了1650年至1685年由哥尼格塔挑起的“南征戰爭”。
“南征戰爭”之所以會由哥尼格塔主動挑起,並不是哥尼格塔統治者如何賢明,能把新擴張的土地在幾十年內就開發的像南方老地一樣肥沃,而是因為哥德羅思的國內有貴族為哥尼格塔提供了機會。
艾篤王朝的新任全國統制過於“專橫霸道”,起碼地方貴族是這麼看待艾篤王朝中央集權的行動,因為這個行動剝奪了地方貴族們以往所擁有的許多權力使得貴族們心生怨恨,覺得過去屬於哥尼格塔時無法無天的生活更快活,所以想要回到哥尼格塔的統治。
於是這些貴族很快就聚集到一起,秘密的出賣哥德羅思的情報給哥尼格塔,讓哥尼格塔產生“俺天下歸心”的感覺,於是在1650年時悍然發動南侵,要奪回始祖之地,回到溫暖的南方。
所以“南征戰爭”不能簡單的看做是兩個國家的戰爭,事實上正確的來說,“南征戰爭”應該是三十多年前未打完的“世襲戰爭”的延續,“世襲戰爭”中所沒有解決的問題,圍繞艾篤王朝崛起的新貴族和傳統控制地方的舊貴族之間的戰爭,到此時再次爆發。
所以“南征戰爭”也是新貴族和舊貴族的殊死搏鬥,為昔日軟弱而沒能完全解決問題的艾篤王朝建立者補上原本應該是他進行的戰爭。
新貴族與舊貴族之間的戰爭,最終以新貴族的勝利而告終,艾篤王朝狹大勝之威,終於可以處理這群惹人厭煩的舊貴族,帶頭的被直接驅除到哥尼格塔,剩下的也被打壓著不敢亂動。
哥尼格塔接待了被哥德羅思驅除的貴族,併為他們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因為哥尼格塔仍然沒有死心,希望能等待下一次機會,利用這幫貴族回到南方。
幸運的是,哥尼格塔很快就等到了機會,哥德羅思預定的繼承人在“南征戰爭”中不幸死亡,而艾篤王朝沒能處理好繼承人問題,結果等全國統制自然死亡以後,引爆了哥德羅思的內戰,即1693年發生的“繼承者戰爭”。
這一次哥尼格塔耐住了衝動,等到1701年以後才以拯救者的身份施施然的對哥德羅思宣戰,並用“繼承者戰爭”證明世襲權是可笑的措施,是暴虐的措施,這不就是懲罰嗎?只有我們古老的共和制,才是國家的希望啊!
然而哥尼格塔仍然沒能如願以償,在艾篤王子扶查埃的努力下,在驅除外敵的大義下,先消滅了作為內應急先鋒的舊貴族以後,逐漸團結哥德羅思其他的新貴族勢力,併成功多次擊敗了哥尼格塔的軍隊,開始收復失地。
最後哥尼格塔一琢磨,覺得無法收復故土,而且兩國交界處屬於無險可守之地,於是哥尼格塔慫了,因為沒有一個貴族有魄力承擔起責任,說我為這個選擇負責,於是哥尼格塔決定見好就收。
哥尼格塔同意歸還侵佔哥德羅思的北方城市,但是要求扶查埃用財物將這些城市贖回去,並且拆毀邊境的堡壘。
對於這一種條件,不管扶查埃多麼不願意,打了三十年“南征戰爭”才休息9年又打了三十年“繼承者戰爭”的哥德羅思實在沒有討價還價的底氣,只能屈辱的接受這些條件,換取哥尼格塔的退兵,至此“繼承者戰爭”在1721年結束。
扶查埃就任全國統制以後,專門安排了自己的侍衛一個任務,每天扶查埃洗漱完出臥室的時候,看門的侍衛就會厲聲質問扶查埃:“你忘記‘繼承者戰爭’的屈辱了嗎?”扶查埃則會回答:“莫不敢忘。”
當扶查埃正在以“莫不敢忘”的回答來鞭策自己時,哥尼格塔的貴族們正在載歌載舞和卸磨殺驢。載歌載舞,是歡慶自己在對哥德羅思的“繼承者戰爭”中取得了重大勝利,這是了不得的功績,卸磨殺驢,指的是那幫戰爭後被哥德羅思徹底全部驅除的舊貴族。
此時哥尼格塔北地大開發也一百多年,這些原本就挺肥沃的土地也逐漸繁華起來(這也是哥尼格塔較為寬鬆同意結束戰爭的原因),昔日來這裡的貴族早就把地佔的差不多了,哪來的地給被哥德羅思驅除的舊貴族?
更何況,上一次被哥德羅思驅除的舊貴族就那麼幾家,這次可是幾十家,哥尼格塔才不想一一分配土地。最後這幫人尋思一陣,決定將這批舊貴族給趕到西北去,讓他們去開發西北的荒涼土地。
扶查埃一生勵精圖治,恢復被兩次戰爭重創的哥德羅思,但是他沒能等到報仇雪恨的那一天,就因為年老體弱而去世,而扶查埃的後一任全國統制,也就是扶查埃的兒子基茲,繼承了扶查埃的仇恨與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