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修悌的通告,全印安地都爆發了貴族起義,波特盧在印安地少量的駐軍很快就被分割包圍,陷入困守之中。】
【因此在印安地叛亂以後,波特盧臨時改變了作戰方案,他們需要先調動軍隊去印安地,不是征服印安地——波特盧也沒有妄想能很快的征服印安地,而是要救出被困守在印安地各地的軍隊,尤其是軍隊中的貴族。】
【波特盧對印安地孤軍的救援在2080年結束,甚至包括盧爾二世和他的族人都被波特盧一齊救出,以備不時之需。波特盧能救出孤軍,除了一些是真正自己救出的話,另外那些在內陸的孤軍,是用贖金換出來的。】
【波里斯對印安地與波埃米人派出了顧問,波里斯顧問的建議,第一是要雙方確保沿海地帶,這樣才能得到波里斯的支援,第二是雙方應該儘可能的攻佔特愛維西衛所連成一片,這樣才可以協同作戰。】
【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是一個餿主意,所以如今我並不清楚提出這個建議的顧問是誰,但是這個建議給印安地與波埃米人造成了許多損失,一直是到那波利卡七世極力建議下,以及戰略實在是惡化,才被洛塔斯四世叫停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個戰略之所以餿,不是在確保沿海地帶——有點軍事眼光的人都知道這是必要的,而是在第二點,讓雙方控制區連成一片。】
【事實上後來那波利卡七世就分析過,既然波埃米人與印安地的領土一開始就不是連在一起,而是被波特盧的特愛維西衛所隔開,那麼進行戰略欺詐的進攻來牽制波特盧軍隊是可以的,而真的試圖攻佔特愛維西衛所那就是愚蠢的。】
【第一,印安地與波埃米人的軍隊實力本來就弱於波特盧,即使波特盧面臨雙線戰場,也不應該讓軍隊放棄堅固的城牆,出去野戰攻城略地,與波特盧拼消耗。】
【第二點,如今特愛維西衛所的印瓦特人。特愛維西衛所是波特盧的一個由印瓦特人自治的行省,而印瓦特人不管是與波埃米人還是與印哥納人,都是有著深仇大恨,所以他們無視了印安地的拉攏,很願意為波特盧誓死作戰——實際上印瓦特人就是這麼做的。】
【隨著幾次進攻以後,波特盧意識到了印安地與波埃米人的企圖,於是放他們進入野戰,然後聯合印瓦特人聯軍一次性殲滅了他們的主力,這是發生在2086年的“埃里納多戰役”,損失慘重的印安地拒絕繼續聽從波里斯顧問的建議,徹底龜縮回國內。】
【“埃里納多戰役”以後,印安地失去了野戰的可能,波特盧開始大踏步向被進軍,完全切斷印安地與波埃米人的聯絡,隨著特阿西與埃裡卡瑪這兩座港口城市被波特盧徹底掌控,波里斯的艦隊就很難從薩里昆航行去支援印安地了。】
【伴隨著“埃里納多戰役”的慘敗,印安地國內勢力也開始洗牌。】
【最初在2078年驅除摩瑪德王朝之後,被推選為臨時世襲風暴大主教的,是掌握了最多軍隊的蘭多羅家族康提的兒子拉恩摩多。蘭多羅家族在摩瑪德王朝時代順從波特盧,摩瑪德王朝一被驅除,蘭多羅家族又立刻倒戈,可以說是一個牆頭草一般的家族。】
【拉恩摩多一開始是想要加冕為世襲風暴大主教的,可惜蘭多羅家族儘管擁有最多的軍隊,但是在全國範圍來看並不佔據優勢,並且由於順從波特盧的過往,也讓許多貴族不信任蘭多羅家族,最後拉恩摩多隻能以臨時代替這個不倫不類的形式暫時執政。】
【而在“埃里納多戰役”慘敗以後,拉恩摩多的權威受到致命打擊,他在修悌的逼宮之下,無奈放棄了臨時執政的位置,修悌成為印安地新的統治者。】
【在就任的典禮上,修悌是這麼說的,戰爭中杜沃家族不敢直接加冕,畢竟杜沃家族失勢百年,早已沒有當初的力量,因此修悌新設立了督國職位,讓自己以軍官的身份就任督國,直言在戰爭結束之前,就以督國形式來統治印安地,行便宜之事。】
【疲憊時代的剩下10年,印安地戰場沒有發生太多值得記載的事情,所以只能簡略的提一筆。】
【波埃米人幾乎丟失了全部領土,就剩下薩里昆與蘇巴克這兩座孤城,用孤城來描述沒有任何修飾,這兩座主城丟掉了一切主城以外的所有領土,甚至連彼此之間的官道,都被波特盧人佔據。】
【事實上波埃米人沒有了任何的糧食收入,在停戰之前,波埃米人的糧食全部依賴於波里斯的支援,武器也極度依賴波里斯。】
【薩里昆還好,起碼與港口區連在一起的內城還被守住了,蘇巴克的情況相當悲慘,因為波特盧已經打進蘇巴克,蘇巴克的守軍只能退守到港口區,在港口區修建了城牆進行防禦,並且已經開始大量依靠波里斯提供的支援軍。】
【印安地在修悌的指揮下,處境要好一些,還能從哥尼格塔那裡用昂貴的價格購買來補給。並且印安地也有地利可以依賴,在三分之一國土淪陷以後,修悌依靠著河流與山脈,勉強防禦住波特盧,甚至還佔據了特愛維西衛所的東部,從而構建防禦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