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瑟出生的地域叫做東岸地域,亞瑟所在的國家是戈沙摩多,亞瑟位於的行省是麥洛邱公國,在冷弈開始教導亞瑟之前,必須先將東岸地域的歷史給捋一遍。
東岸地域起源於漢瑪多爾文明,漢瑪多爾文明發源於大曆234年,這一年漢瑪多爾的建立者在底斯徳建國,國名為“漢瑪多爾聯盟”,這標誌著漢瑪多爾國家的誕生。
漢瑪多爾人信奉天空之神,在建國以後透過國家領導的呼喚,成功召喚到覺得可以玩一把的天空之神。天空之神降臨以後,參考已經建國兩百多年蘇拉西的歷史,為漢瑪多爾設立了新的政治體制。
要說明一點,起碼在這時候設立政體時,天空之神沒有任何的歹意,他只是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在蘇拉西政體中,祭司長既是宗教的領袖,又是政權的領導者,可是漢瑪多爾自己發展出來的政體中,領導者是軍事領袖。
所以漢瑪多爾透過天空之神神諭所更新政體以後,雖然藉助蘇拉西的經驗使得自己的政治結構大大完善,但是祭司長的權力卻因此急劇增大,為之後的內戰埋下隱患。
而天空之神也很快就厭倦了那些貪婪的祭司們,在天空之神看來,那些祭司的任務應該是為自己拉攏更多的羊,可是天空之神調整漢瑪多爾政體的舉措卻給了祭司錯誤的暗示,祭司們以為天空之神在支援自己,因此躍躍欲試的想奪取漢瑪多爾政權。
最讓天空之神厭惡的是,祭司們在奪權時經常打著自己旗號去大肆掠奪民財,敗壞自己的名聲,幾次懲戒以後,他們居然將掠奪方式改為打擦邊球的暗示,利用民眾的愚蠢來掠奪,讓天空之神很難下手處理他們,除非是想掀桌子。
最終,惹得人憎神厭的祭司長們終於遭到報應,在確認天空之神不會對內戰插手以後,漢瑪多爾第14任議政王於418年發動了“清洗之夜”,將祭司們趕出底斯徳,接著打了15年的“王權戰爭”內戰,徹底將祭司們打落凡塵,夾緊尾巴做人。
透過這次內戰,議政王確立了軍事領袖對漢瑪多爾的絕對權威,因此將國名更改為“漢瑪多爾王政聯盟”,來表示漢瑪多爾制度的變更。
在“王權戰爭”以後,漢瑪多爾安穩了兩百年,隨即進入新的動盪。隨著邊區的發展,昔日處於核心地帶的底斯徳已經無法壓制四方,因此四方的貴族們躍躍欲試的試圖挑戰當局,讓自己入主底斯徳。
第一次挑戰,是在631年發生,被天界命名為“廢立議政王戰爭”,底斯徳的貴族們經過17年的戰爭以後,打贏了這一場戰爭,成功壓制住桀驁不馴的貴族。
為了懲罰叛逆者,底斯徳剝奪了叛亂貴族的所有領地,並委任在戰爭中立有大功且是底斯徳出身的貴族去統治當地,以隔絕當地的叛逆可能。
然而這只是一次開局,僅僅過了32年,第二次挑戰就出現了,而這一次底斯徳輸掉了戰爭,勝利者於佩家族宣佈自己將世襲議政王席位,開創了漢瑪多爾的於佩王朝。
於佩家族是漢瑪多爾最古老的家族之一,可惜在“王權戰爭”中站隊失敗因而衰落,直到“廢立議政王戰爭”時,才藉助戰勝的東風,將家族的勢力延伸到叛亂貴族所在的邊區,奠定重新崛起的基礎。
而到了“第二次廢立議政王戰爭”爆發時,於佩家族背棄了底斯徳,選擇與叛軍聯合在一起,並取得了叛軍的領導權,最終在694年建立於佩王朝,入主底斯徳。
然而所謂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於佩王朝開了這麼一個頭,自然有人跟下去,僅僅四十多年以後的大曆741年,“第三次廢立議政王戰爭”就再次爆發。
這一次戰爭的過程在“大陸千年”這一劇情中介紹的相當詳細,因此這裡就不再次展開。總之雖然於佩王朝打贏了這場戰爭,當時叛亂的北方四城被沙羅人佔據,而東方三城日益獨立的問題也沒有解決。
所以新的戰爭很快就再次爆發,那就是773年時圍繞沙羅人的“沙羅戰爭”,結果經過14年的戰爭,沙羅不但獨立帶走了北方四城,還割走了東方三城。
沙羅人獨立以後,由於是入侵的蠻族,雖然與漢瑪多爾不斷的進行戰爭,但是仍然吸收並繼承了漢瑪多爾的文化,比如漢瑪多爾的文字、制度以及信奉。
漢瑪多爾此時是於佩王朝進行統治,這一家獨大世襲制度也很符合蠻人的口味,因此當時沙羅人部落聯盟領袖就被推選為世襲制的沙羅公國,在沙羅建立了費爾南多王朝。
不過沙羅人畢竟是蠻族出身,因此帶上了些部落時代的習慣,比如在公國之下設立部落城市來進行統治,這是漢瑪多爾所沒有的制度。
當然,沙羅最初把自己叫做沙羅公國,只是因為還對漢瑪多爾的“王政”心存敬意,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沙羅人覺得漢瑪多爾人也就這樣,他是個國王我們怎麼就不能是國王了?因此在910年時沙羅將國名更正為“沙羅王國”。
沙羅建國以後,與漢瑪多爾進行了數百年時打時和的戰爭,就如同瑞英與瑞英麥邱一樣,只是在一定區域中反覆拉鋸,而漢瑪多爾昔日首都底斯徳就是拉鋸地帶之一,因此漢瑪多爾不得不將首都從底斯徳搬遷到伯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