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迪斯沒能在活著的時候看到這一次戰爭的結局,或許是因為早年過多的奔波勞累,導致哈迪斯這一世的身體比起前幾世要差得多,因此在1862年時,哈迪斯以82歲的壽命結束了自己第四世的旅程,迴歸銀白房間。
“流亡貴族的生涯可真不好過啊,得時刻操心著國內外的局勢,還得來一把那些思想沒轉過彎的同族,”銀白房間中,哈迪斯這麼評價道,“萊博斯家族流亡的時候,抱著一大堆財富,可是如今剩下多少?真沒多少了。”
哈迪斯這一代人離去了,然而“第三次波旁島戰爭”卻還在繼續,或許是由於安羅拉航道的幾次叛亂,讓波里斯意識到海外領土的不可靠,因此在1859年的時候,與波利達成了一項在後世臭名昭著的《洛恩陰謀》。
所謂《洛恩陰謀》,其實就是勢力交換,即在“第三次波旁島戰爭”中,波利不妨礙波里斯對波旁與波康的擴張行動,作為報酬,波里斯則默許波利的勢力在埃多楠半島上面完成擴張。
這裡就需要說一下埃多楠半島,埃多楠半島在波旁崩潰後的三百年中,逐漸形成了由五大勢力支撐的新局面,分別是位於上埃多楠半島北波烏圖人的林間衛所,下埃多楠半島的埃多楠、南波烏圖和波利與波里斯的殖民地。
在過去的鬥爭中,不管是軍事戰爭還是商貿戰爭,波里斯始終佔據著埃多楠半島的優勢,這是因為林間衛所是親波里斯的,而波里斯只要再拉到埃多楠或南波烏圖中的一個盟友,就可以在埃多楠半島上形成優勢。
因此拉文蒂卡貿易興起以後的幾次商貿鬥爭中,雖然波里斯沒能得到正規參加拉文蒂卡貿易的機會,但是在埃多楠半島的貿易戰中,將波利殺得片甲不留,把埃多楠半島變成自己的經濟殖民地。
然而隨著《洛恩陰謀》的簽署,波利就不用再擔心入侵埃多楠時,遭到波里斯的牽制,這樣埃多楠以後就不再是波里斯一家說的算了。
而在波里斯看來自己其實也不虧,雖然埃多楠丟掉一大片,但是安羅拉航道還在的話,起碼有東山再起的可能。而透過進攻波康與波旁,波里斯能擴張自己的本土。
更何況,安羅拉航道從48年開始,就已經陰謀自立,甚至還加入到南波烏圖與埃多楠的爭端中,想要藉助這個機會來加強自身實力,真是笑話!
《洛恩陰謀》在1859年簽署以後,波里斯與波利就開始按照《洛恩陰謀》上劃分的勢力範圍開始行動,波利抓緊時機進攻向波里斯求助被拒的林間衛所,而波里斯則是聯合波旁進攻波康。
最先解決麻煩的是波利,畢竟林間衛所過往的戰爭中能維持自治地位,不是林間衛所能單挑波利,否則林間衛所就直接獨立了;林間衛所能維持自治地位,靠的是自己在戰場的堅持,以及波里斯在後方瘋狂牽制。
(波利每次因為某些原因和波里斯開戰的時候,林間衛所都會站到波里斯這邊,然後戰後由於波里斯的庇護逃脫處置。但是這種戰爭不是波利對林間衛所宣戰的戰爭,因此不被記入林中戰爭的次數)
然而在第二次林中戰爭時,林間衛所百般向波里斯求援,波里斯之前內戰中也就算了,即使內戰結束以後,依然裝聾作啞當沒聽見,林間衛所這就坐蠟了。
早期的戰爭中,林間衛所靠著這些年拉文蒂卡貿易積累下來的財富,莫西等人出色的領導,以及隔絕海外的原因,勉強支撐下來,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財力的耗盡和莫西這代人的逝去,林間衛所還是敗了,於1865年全面投降。
林間衛所失敗以後,心懷不滿很久的波利終於可以釋放對這個百年二五仔的怒氣,取消當地的自治,將林間衛所更名為“莫西征服衛所”來嘲笑他們,大肆掠奪當地人的產業,將波利人移民過去搶佔空間,等等等。
波里斯聯合波旁解決波康比波利多花了6年,這也可以理解,因為波里斯入局的晚,並且還經歷過內戰。
波康在這次戰爭中可謂是虧大了,被狠狠收拾了一頓,過去一百年擴張的土地全部失去,波里斯拿到穆拉德衛所,終於將領土擴張到族群的起源之地;而波旁拿到芬緹娜航道,老航道終於不再是波旁與波康的界河。
波利與波里斯都打完仗了,兩個大國確認過眼神,遇見了對的人,於是沒有互相宣戰,而是將目光瞄向了埃多楠半島。
那麼埃多楠半島如今的局面是什麼樣呢?所謂螺螄殼裡做道場,廟小妖風大,埃多楠半島居然也打的個不可開交,反覆背叛。
最開始的1850年,是南波烏圖與埃多楠互相對對方開戰,兩國打了6年,不甘寂寞的安羅拉航道橫插一槓子進來,出乎意料的突襲併成功攻下南波烏圖首都格拉文玖,可謂是爆了對方的後庭。
安羅拉航道是波里斯在埃多楠的殖民地,可惜“第二次反王權戰爭”爆發以後,安羅拉航道就開始自走起來,產生了自治的野心,想變成第二個林間衛所,此時甚至開始對外國宣戰,試圖以此增強自己的力量。
安羅拉航道突襲格拉文玖以後,就和埃多楠順理成章的聯手起來,兩國共同圍攻南波烏圖,就這麼打了8年,南波烏圖終於要認輸了,於是兩國一地區就坐在格拉文玖,像模像樣的開啟議和大會了。
結果這次大會又出現狗血事件,南波烏圖拿出了無可否認的政局,證明埃多楠沒有議和的誠意,並且調集軍隊即將進攻安羅拉航道,企圖用安羅拉航道各位貴族的頭顱去討好波里斯,從而讓波里斯承認自己擴張的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