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爾的口才不錯,將家族的歷史說得極其有條理,讓格羅斯心裡起了猜測,可能盧爾不是第一次對別人說波旁家族的往事。
盧爾首先從波旁水手的落難開始說起,五首海龍的考驗,居心叵測的競爭者,說的是朗朗上口,而他重點突出了達馬鐸的經歷,細緻的介紹始祖達馬鐸是如何在一眾波旁水手中,成為被女王看重的那一個,並且被賜姓的顯赫經歷。
這其中的過程被盧爾說的一波三折,驚心動魄,並且出場的人物極具臉譜化,波旁家族的都是偉光正,反對者都是賊眉鼠臉,讓格羅斯心裡猜測盧爾混入了不少演繹的成分。
“格羅斯大人,根祖先的記載,在故鄉那裡人姓名的組成是名加姓,不管貴族還是平民都是如此,對面?”
“是的,”盧爾回答道。
“可是瑪納達的姓名構成與故鄉不同,在瑪納達中,貧民只有名字,或者是由街道拿來當姓,富裕的平民才會偶爾有姓,然而貴族卻不同。”
“在瑪納達中,貴族的中間名是法伊,法伊的意思是來自,而有法伊作為中間名,代表著你是高貴之人!並且瑪蘭琦與瑪納達還有所不同,瑪納達法伊之後就是家族姓氏,然而瑪蘭琦在法伊之後是家族分支,家族分支之後才是家族姓氏。”
聽到這裡,格羅斯想起此前在廣場上見到的那個盧爾雕像座基,座基上面刻著的名字,就是盧爾·法伊·盧爾·波旁。現在回頭去看,從左到右第一個盧爾是名,法伊是“來自”,第二個盧爾寓意家族分支,波旁是家族名。
有了疑問就問,於是格羅斯問道:“我來這裡之前曾經去過你們的廣場,廣場上面有著盧爾的雕像,座基上面刻著盧爾·法伊·盧爾·波旁,可是‘航海家’盧爾他真正的姓氏並不是波旁,你們為什麼這麼寫?”
家族長盧爾略顯尷尬的摸了摸鼻子:“格羅斯閣下,你要知道,我們波旁後裔在瑪納達是少數中的少數,所以不報團沒法活下去,因此大家統一一下祖宗也好……”
隨即又像是怕格羅斯誤會什麼了的似的,盧爾連忙補充:“格羅斯閣下,雖然我們冒昧篡改了盧爾祖先的姓氏,但我們可是將他的榮譽保留了下來,他所教給我們、所遺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至今仍是瑪蘭琦貴族界所流行的、”
“等等,你說啥?”格羅斯打斷了盧爾的說話,“航海家”盧爾有留下精神財富?馬丁記載也沒提啊。
家族長盧爾奮力點頭,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說道:“波旁的共和制度,波旁的城市建築,這些肯定是祖先盧爾所留下來的精神財富,畢竟當時的波旁水手中,只有祖先盧爾是貴族,也只有貴族懂得這些知識。”
確實,完整的體系只有貴族搞得明白,可是格羅斯來了這麼多天瀏覽到的城市建築和共和制度,只能說是有著波旁的皮,其他很多都混雜著瑪蘭琦的制度。
在格羅斯看來,盧爾給他們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瑪蘭琦能有貴族共和制度,還是依靠波旁水手後裔們的自由發揮。不過貴族精神已經深入當地人的骨髓嗎?即使摸消掉自己祖先的貢獻,也要把這些貢獻推到盧爾的身上嗎?共和的先行者,emmmm……
當860年波旁家族被法薩卡王朝的瑪納達王流放到泰姆的時候,這片被稱為黃角灣的土地還是一片待開發的土地,只有西邊的萊尼克納恩還算勉強有人氣,至於泰姆這裡就荒涼的過分,抗稅的刁民、桀驁的蠻人四處遊蕩,給移民們造成數不清的麻煩與威脅。
在這種險惡的情況下,波旁家族的先人沒有妄自菲薄,沒有自甘墮落,勇敢的戰天鬥地,代表瑪納達人在當地釘下了釘子,而黃角灣的土地其實是非常肥沃的土地,甚至是整塊瑪茲島最肥沃的土地,有著這片得天獨厚的環境,當地迅速發展了起來,成為了金角灣。
金角灣發展起來後,曾經如同惴惴喪家之犬的波旁家族也嘚瑟了起來,甚至將已經衰落到窮的吃不上飯的索斯家族接到金角灣養了起來,翻身做主人。
在金角灣,由於波旁家族遺民的標籤,波旁家族不敢、瑪納達上層也不會讓他們像瑪納達一樣,能夠掌控地方自制力,因此金角灣實行的是波旁的共和制。
當然這裡要打個大大問號的,金角灣所謂的波旁共和制,實際上是波旁家族透過祖先記載結合臆想搞鼓出來的共和制。雖說共和制與波旁風馬牛不相及,可是這片土地制度畢竟與西邊的瑪納達格格不入,比如說是靠商業立國。
法薩卡家族對共和制究竟什麼操作不甚瞭解,但是知道在實行共和制的情況下,波旁家族沒法像西邊這樣掌控當地的土地,就足夠了。
時間進入13世紀以後,由於與茲拉的連年戰爭、境內抗稅暴動此起彼伏,瑪納達對金角灣的壓榨越來越狠,手段越來越粗暴,吃相越來越難看,經常派個稅吏過來,就橫奪金角灣諸人的產業。
矛盾一點點積累下來,終於無法忍耐下去,金角灣於1358年在安鐸·法伊·盧爾·波旁的帶領下發動了針對瑪納達的抗稅叛亂,金角灣諸人的憤怒燃燒了起來,叛亂迅速席捲整個金角灣大區,讓瑪納達措手不及。
最終在1365年,瑪納達放棄了針對瑪蘭琦的進攻,瑪蘭琦獨立建國,效仿波旁結合史料與臆想建立了一個共和制度國家,正式國名為“瑪納達人的金角灣商業寡頭共和國”,首都設立在泰姆,第一任執政長就是安鐸。
瑪蘭琦的最高統治者是執政長,這就是參考了波旁,不過下面的官僚等級卻是瑪納達的長—主—輔,顯示出兩種文明混搭的結果。
當然,雖然1365年瑪納達就放棄了進攻瑪蘭琦,但是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肯死心,還認為自己在解決茲拉以後可以回師收復瑪蘭琦,並且1367年瑪納達在比蒙牙海岸的城市紛紛倒戈瑪蘭琦,更是讓瑪納達暴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