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斌推開門,冷冽的空氣突然湧進暖和的室內,管老師戴的眼鏡一下子蒙了一層水霧,眼前的一切模糊不清,管老師便摘下眼鏡,放在桌子上。
進屋後,陳小斌走進暖和的房間,摘下皮手套。
上邊手指指腹上有繭子,薄到只有一層,這就是最近琴藝的苦練證明!
“孩子,每天來的這麼早,弄得我都沒休息好!“
說到這裡,管老師的臉上還是帶著笑容。
“你老人家這麼大年紀了,要早睡早起!“
相處了這麼久,陳小斌已經跟管老師熟悉起來了,他看了一眼“繞樑”,問道:“老師,今天我還能用那個指法嗎?”
由於手部長繭,外加掌握正確的手法,陳小斌現在彈了很長一段時間,受得住。
“先接觸指法!樂曲那邊你也可以先背背吧。”
在此期間,陳小斌的進步可謂是迅猛。
距正式學琴也只有半個月,陳小斌現在已經能夠斷斷續續地演奏《平沙落雁》了。
管仲評價道:“天縱奇才!”
對於這一點,陳小斌只是笑了笑,對他來說,自己不過是佔了靈氣和妲己的光,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琴絃,算不上天縱奇才。
陳小斌坐了下來,馬上開始認真地練習。
古琴彈奏講究十指的完美配合,陳小斌現已能操縱自如,用左手按弦取音,而手指背甲彈和指面彈是他目前比較薄弱的一種。
因此在此期間,陳小斌都在努力平衡右手,讓它與多變的音韻保持一致!
管老師雖然只在晚上給陳小斌指點,但此時他也站著聽他演奏。
陳小斌的《平沙落雁》總能準確地表達出這一含義。
這首詩在《古音正傳》中說:“蓋取其秋高氣爽,風平浪靜,雲程萬里,天上飛鳴。以鴻鴣之遠志,寫出逸士之心。”
而這,是他最欣賞陳小斌的地方。
陳小斌並不輕鬆,對他來說,彈琴是一個雙重練習的過程。
不僅要學會古琴演奏中的指法,還要學會曲子的音調,更要小心地控制靈絲的形成。
“十五天過去了,靈絲的匯合實在是太慢了,看來要想辦法解決靈氣不足的狀況才行!”
陳小斌分神,想起了靈絲。
一小段錯音,把管老師從意境中喚醒。
“注意,這裡的音彈是錯的,應該是用指甲彈,音彈才清亮!”
說完,管老師擺好姿勢,然後彈到琴上,讓陳小斌仔細地看。
“懂了!“
陳小斌繼續演奏,不敢再分神思考別的事情。
推開客棧門的時候,陳小斌突然從心裡跳出一個習語——披星戴月!
他這段時間非常勤奮,早些時候出去的很早,晚些時候上課後還會有一些聯絡。
即使是旅店裡的那兩隻狗一隻貓,自己也顧不上,直接把貓糧和狗糧倒上一天的量,讓他們可以吃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