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與兩位大唐名將下意識地都在腦中閃過了一個念頭。
難不成,程三郎那小子遇上了吐蕃攻打姚州,襲擊了對方的攻城隊伍迎得了大捷?
此刻,趙昆已然從那名小宦官的手中接下了捷報,快步進入了含嘉殿雙手奉上。
李世民抬手接過了這份捷報,大手輕輕地拍了拍,失聲笑道。
“方才我等還在考慮,吐蕃大軍盤恆雅州不願離去,興許就是跟姚州有干係。”
“結果倒好,現在姚州卻來了捷報,朕可是鬆了口大氣嘍。”
“既然是姚州傳來大捷,不如朕與二位卿家猜猜看,是姚州的寧刺史破敵勝之,還是程三郎破敵勝之?”
李靖不由得一樂,撫著長鬚笑道。
“既然陛下有這等興致,那老臣倒真要猜上一猜。”
“吐蕃宰相尚囊率大軍在雅州一帶與英國公糾纏,必定是起了襲取姚州之念。”
“想來,應當是有一隻吐蕃精銳正在攻伐姚州,而程三郎這小子行事詭秘莫測,用兵也不講章法。”
“定然是施了奇計,率獠軍破敵而勝之,令吐蕃人只能退守劍川,以待後援。”
李道宗聽得頻頻頷首,等李靖話音剛落,也隨之而附合道。
“李老將軍言之有理,臣也覺得,必定是吐蕃兵馬圍攻姚州正酣,被程三郎率獠軍以奇計襲之。”
聽到了兩位名將愛卿的分析都大同小異,李世民也不禁深以為然地撫須笑道。
“二位卿家之言,深合朕意。劍南道諸蠻之兵,雖然悍勇,皆只擅單打獨鬥,不知軍陣,不識律令。”
“雖不能說是烏合之眾,可也好不到哪去。”
“他程三郎之前所練之獠軍數月,聽說頗有成效,不過那隻新練獠軍已然李績往雅州而去。”
“他新召的數千獠軍,若是能夠當一千精銳來用,就已經算極了不得了。”
“所以啊,朕也與二位卿家一般想法……”李世民眉飛色舞地說著,一面將那份捷報拆開。
笑眯眯地定睛看過去,然後,臉上的笑容瞬間僵硬。
李靖與李道宗看到了陛下臉色出現如此詭異的變化,不禁有些愣神。
飛快地轉動腦子盤算起來,難不成,跟程三郎那小子沒關於,是寧刺史那個老司機自己幹了一成大勝仗?
“我們都錯了……”就在他們兩人思維飛速轉動的當口,李世民突然吐出了這麼五個字。
可旋及,李世民又用一種顯得有些亢奮的聲音說道。
“知道那小子幹了什麼嗎?他把劍川城給奪回來了。”
“劍川城?!”李靖與李道宗同時失聲叫道。
李世民滿臉難掩的喜色,大手用力地拍了拍沙盤的邊框。
“沒錯,這小子,可真是朕的福星,本以為他就是小打小鬧的搗騰,結果居然給朕帶來了這麼大一個驚喜。”
這份捷報乃是寧刺史的手筆,寧刺史倒是將經過詳細地盡述於其中。
程三郎率領四千獠兵晃晃蕩蕩地往那姚州而去之際,正好那位吐蕃劍川城主尚多結,為了配合他的堂叔,吐蕃宰相尚囊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