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處弼看過一個報道,是關於雲南銅礦的歷史,具體內容程處弼記不太清楚,不過他唯一記得的一點就是。
在清朝時期,雲南銅礦的年產量約在一千多萬斤的樣子。
相較於後世而言,銅錢,算是大唐官方指定的唯一合法金屬貨幣。
至於黃金、白銀這樣的貴重金屬,都只會在大宗的商業貿易活動之中才會出現。
如今大唐仍舊屬於是制錢不足的時期,而大唐官方指定的唯一合法金屬貨幣是:開元通寶。
唐初沿用隋五銖,輕小淆雜。於是,不講武德,喜歡吃拿卡要,欺負年輕人的黑心老頭李淵。
於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為整治混亂的幣制,廢隋錢、
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範,開鑄“開元通寶”。以取代社會上遺存的五銖。
開元通寶是大唐開國鑄造的第一種銅質貨幣,徑八分,重二銖四絫,一千文重六斤四兩。
錢文由書法家歐陽詢書寫,面文“開元通寳”,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圓錢,錢幣在唐代始有“通寶”。
而李世民登基以來,本想要鑄錢,畢竟由於大唐的國力強盛,大唐的貨幣又十分的精美。
導致大唐的貨幣,已然成為了周邊諸國的流通貨幣,這既是好事,但也是壞事。
大量的銅錢向外流出,自然也會導致貨幣不足,所以李世民也想要鑄錢,他想鑄的當然不是開元通寶。
而是貞觀通寶,但問題是鑄幣甚耗財帛,加上自打貞觀初年起,大唐周邊幾乎每年都會有戰事。
軍費所耗甚巨,作為一位有道德有理想,不欲傷民的優秀天子,李世民最終沒有下令大規模的鑄造貞觀通寶。
不過還是小規模的鑄造了一些,作為給臣子的賞賜。
就像程處弼現如今的錢袋子裡邊,就有兩枚貞觀通寶。
#####
就在程處弼放飛回憶的翅膀,洋洋得意以發現銅礦之名,得到朝廷嘉獎之際。
身邊冒出了一個很不和諧的聲音,有氣無力地道。
“處弼兄,小弟覺得你是不是有什麼誤解的地方?明明發財的是我們,為什麼你非得說是我爹?”
程處弼一臉懵逼地轉過了頭來,打量著這位大唐皇帝陛下的直系血脈,想不通這小子想要幹嘛。
“你啥意思?難道你還敢連銅礦都跟你爹搶?”
李恪也急眼了,恨不得撲進處弼兄那寬厚的胸膛,拿小拳拳拳拳到肉的把這位思路清奇的處弼兄給捶醒過來。
“處弼兄,這可是咱們漢唐商行發現的銅礦,那所有權自然是歸咱們,憑什麼給我爹?”
“你啥意思?咱們發現,就歸咱們?”程處弼滿臉懵逼地翹起大拇指指了指自己的鼻子。
“你這不廢話嘛?我們大唐礦產不禁民營。”
“那鹽和鐵呢?”程處弼的眼珠子不禁又多鼓起了兩分。
“鹽和鐵,也不官營啊。”
“鹽和鐵也不是官營?!”程處弼深深地吸了一口涼氣,很想要臥槽來表達一下自己此刻澎湃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