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人,您是我們心中的神明,我們一定會永遠記住您的恩德!”
一個災民高聲喊道,他的聲音在雨聲中顯得格外堅定,彷彿唐劍秋就是他們生命中的指路明燈。
“對,唐大人,您是我們的福星啊,我們一定會永遠追隨您!”其他人也紛紛附和道,他們的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隨即,災民們不約而同地跪拜於泥濘之中,面朝唐劍秋所在的客棧方向,額頭輕觸大地,每一次叩首都承載著深深的感激與敬畏。
在他們心中,唐劍秋已不僅僅是一位官員,更是引領他們走出困境的神仙。
這場雨,不僅滋潤了土地,更滋潤了災民們乾涸的心田。
此刻的唐劍秋,正躲在暗處默默觀察著這一切。
他聽著百姓們的歡呼聲和讚美聲,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請安。
他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與使命,也深知這場雨對於百姓們來說意味著什麼。
於是,唐劍秋立刻召來了心腹袁傑,低聲吩咐道:“袁傑,即刻傳令下去,就說祈福儀式既已圓滿,我意已決,
明日親自踏上征程,巡查各地賑災實況,我倒要看看,那些藏匿於陰影中的蠹蟲會耍出什麼花招!”
“是!”
袁傑的回答簡短而堅決,眼中閃爍著不容置疑的光芒。
他立刻領命而去,消失在茫茫的雨幕之中。
夜色漸深,雨勢雖有所減緩,但空氣中仍瀰漫著溼潤與清新。
崔應元和川蜀縣令在縣衙內,面對著燭火搖曳,內心如同這夜色一般,波瀾起伏,難以平靜。
“崔大人,這唐劍秋來者不善啊,竟有翻雲覆雨之能,莫非他真是天神下凡?”川蜀縣令的話語中,帶著幾分難以名狀的忐忑。
“痴話!那不過是巧合。”崔應元沒好氣的說了句。
“他若真親自去檢視賑災情況,我們之前所做的那些手腳,豈不是都要暴露無遺了嗎?”
川蜀縣令滿臉憂慮,聲音中透露出難以掩飾的顫抖與恐懼。
崔應元眉頭緊鎖,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面,在這寂靜的夜中顯得格外刺耳。
他靜默了片刻,嘴角勾起一抹冷硬的弧度,狠聲道:“哼,他若想查,那便由他去查!
但是,我們必須做得乾淨利落,不能讓他看出半點破綻,否則,你我二人的錦繡前程,怕是要毀於一旦”
“可……那賑糧之事,又該如何是好?”
川蜀縣令的臉上浮現出一抹難色,顯然對於如何繼續掩蓋這賑災中的貪墨行徑感到一籌莫展。
崔應元冷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狡黠:“你只需將那些賑糧中的次品換作真米,但不必全換,只需在每個糧袋底部戳個小洞,讓檢查之人能看到裡面的真米即可,
這樣一來,既能應付唐劍秋的檢查,又能繼續中飽私囊,何樂而不為呢?”
川蜀縣令聞此妙計,眼眸猛地一亮,隨即又露出了擔憂之色:“可這樣一來,倘若百姓在領取米糧時,不慎察覺米袋之上存有細微破綻,豈不是會起疑?”
“愚蠢!”
崔應元聞言,不禁怒目而視,那眼神中滿是對縣令淺薄見識的不屑與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