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軒處理的是衛所軍事宜,這屬於五軍都督府管轄,他們兵部只有建議權,所以無法插口。
汾陽郡王連續三場大勝,也在晉軍內部建立起了崇高聲望,已經是名實兼備的‘軍中第一人’。
衛所軍的一應事務,李軒已經有能力一言而決。
李軒隨後又令宣府眾將暫時離去,只留下了宣府總兵方瑛。
他指著輿圖道:“宣大一帶抽調的這十二萬人馬,就由方總兵統帥,經山西前往潼關。我需要你在太原一帶停留數日,幫助山西巡撫與太原總兵郭泰,清肅戾皇帝遺毒。你可代本王轉告這兩位,一定要將那些軍中宵小清肅乾淨,不得姑息。”
“末將謹遵郡王將令!”方瑛的神色一肅,他對李軒的態度額外恭敬。
李軒則繼續道:“太原之事了結之後,你可火速南下,增援潼關,任職河南總兵,總掌河南所有衛所兵馬。我要你在此處大張旗鼓,做出大舉討伐西安的聲勢,朝廷也會配合你。”
方瑛聽到這裡,就不禁神色微動:“只是製造聲勢?”
“就只是製造聲勢!”
李軒笑了起來。心想與聰明人說話,就是讓人舒服:“你不但要迫使沂王收縮兵馬,停止擴張,最好是讓所有人相信,朝廷的下一步,就是攻伐陝西。怎麼樣,可能辦到?”
方瑛凝神細思,就暗暗驚歎於這位汾陽郡王的軍略。
他當即一抱拳:“末將定能做得滴水不漏!”
這件事安排妥當之後,接下來就是論功行賞了。
李軒與少傅于傑就是目前大晉軍的首腦,具體的封賞名單,兩人之間就可商議定下。
頂多事後交給內閣與監國長公主副署落印,走個程式。
不過底層士卒們的封賞,卻讓于傑十分頭疼,只因朝廷國庫空虛,已經拿不出銀錢了。
之前神機左右營與薊州軍的賞賜,朝廷都沒籌備妥當呢。
可宣府如此輝煌大勝,朝廷卻不能沒有表示。
最終李軒建議,從繳獲的駑馬中抽調三十萬匹,加上清水河南畔的二百多萬牲畜,也一併賞賜出去。
這一可慰勞將士,二則可緩解朝廷養馬的壓力。
少傅于傑猶豫再三,還是同意了。
這封賞力度非常重,可於傑考慮到宣府就在北京的側翼,他們必須穩固住這支大軍,才能有餘力平叛。
當這一訊息傳出,整個宣府軍數十萬人歡聲雷動,群情振奮!
李軒則在這個時候登上城頭,看向了北面。
他發現北面的瓦剌騎軍,已經在往北方悄然退兵。
李軒眼中頓時微現精芒,在仔細觀察,虎視眈眈:“傳令諸部,我們壓上去!”
他還沒有放棄順勢殲滅這支瓦剌兵馬的想法,一旦那位瓦剌大汗在撤軍的時候露出任何破綻,他都會毫不猶豫的撲上去,將之吞入肚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