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蒙兀群臣面面相覷了一眼之後,卻無人開口。
晉軍的意圖顯而易見,就是要保持接觸,意圖糾纏住他們的大軍,讓他們無法輕易從宣府重鎮脫身。
如今佔據主動的是晉軍,又何需來攻佔據有利地勢的他們?
脫脫不花對晉軍之謀也瞭然於胸,他深呼了一口氣,勉力壓制住了胸中的焦躁:“晉人有句話,叫做山不就我,我去就山!我意全軍齊出,強攻晉軍,諸位以為如何?”
可他此言一出,就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對。
“大汗不可!晉人陣列森嚴,又養精蓄銳,士氣高昂。我們如果強攻,我們該用多少命去填?”
“大汗,草原上有句故老相傳的話,叫做‘列陣不戰’!請大汗三思。”
‘列陣不戰’源自於漢唐時代,意思是嚴整的漢軍步陣,絕不可強行衝擊。
西漢大將李陵憑五千步卒與數萬匈奴騎兵對抗十數日,斬首萬餘級之後才因糧盡而敗。
而遼金與蒙兀崛起之後,也一樣在漢軍步陣面前吃盡了苦頭。
這些漢軍步陣只需堅守不動,草原騎軍就必須付出極大的傷亡才能將之打垮。
脫脫不花也知道這個道理,也就沒有堅持,他略含不耐的揮了揮馬鞭:“既然他們不敢過來,那就不用理他們,我們繼續撤!德勒伯克臺吉何在?你可率本部五萬騎斷後。”
德勒伯克臺吉是朵顏三部之主,所謂‘臺吉’之稱,就是朵顏三部臉上貼金,自封的稱呼。
脫脫不花的意圖,就是要用這朵顏三部的兵馬,掩護他麾下韃靼部的撤離。
可接下來讓所有蒙兀人萬分難受的是,就在他們陸續返回營地整頓行裝的時候。大晉全軍再次向前,他們這次跨越了三里距離,然後再次列陣如山,巋然不動。
脫脫不花猶豫再三,還是決定將晉軍置之不理,繼續撤離。
可就在之後,他麾下這數十萬騎軍幾近失控。
首先是朵顏三部撤離,各個部落的兵馬都爭先恐後的從他們駐守的各個山頭撤走,各自往北面方向疾奔。
那數十萬晉軍將士,則再一次發出了震盪天際的歡呼聲響。
脫脫不花的臉色在這一瞬蒼白如紙,心臟則凝冷如冰。
他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巨大錯誤,他在蒙兀諸部中的聲望,對各大部落的掌控力,遠不如瓦剌大汗也先。
這種狀態下,他們勝則如狼似虎,敗則一盤散沙!
於此同時,另一個噩耗也傳到了脫脫不花的手中——張家口的東山堡在一刻前失陷。
晉軍集結於張家口的數萬步騎藉助雲中炮艦強攻,又有從南面轟射過來的巨大炮彈轟擊,輕而易舉的就將這座東山堡拿下。
這對脫脫不花來說,是晴天霹靂般的打擊。東山堡是張家口的重要衛堡,與鳳凰山堡一左一右分立於清水河兩側。
這座衛堡失陷,就意味著張家口的通道已基本斷絕。
可此時脫脫不花什麼都做不了,他只能率領自己的數萬怯薛親軍,繼續往張家口方向疾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