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風。”
方淮脫了手套,抬手,細細感受了一下。
大家剛趕至燃燒地背後高一些的山禿地帶,一聽這話,都在四處觀望。
確實有風,一些火星子都從上面吹過來了。
“注意觀察,有沒有火星飄落到外面!”曹毅大喊。
好不容易找了片安全的地方,萬一火再從背後燒起來,兩面夾攻,這百米見方的天然隔離帶真保不住他們,今天全得被悶在這裡當叫花雞。
而旁邊的宋林,聽到“火星”倆字,不由得勾起了回憶。
當初那個可能引發山火的隱患,是被一場雨給熄滅的。
不由得問道:“能不能讓市裡來人工降雨啊?我聽說降雨彈不貴吧?”
方淮聽著,抬頭望了望天,隨後搖搖頭,笑道:“送子觀音再努力,你都不和婆娘上床,能生嗎?”
宋林一愣:“啥意思?”
方淮到處觀望著,道:“人工降雨的氣象彈,是增雨劑,不是造雨,天上本身得有雨雲才行!頂多是個送子觀音,不是龍王!”
人工降雨在中國最早的記錄,還是東北老張手底下的張宗倡,他到山東的時候,三個月沒下雨,土地糧食顆粒無收,發火了,去龍王廟把龍王罵了一頓,說三天內再不下雨,就拉炮崩它。
結果三天,還是沒下,張宗倡立馬拉了大炮到千佛山上,對著天上崩了一輪。
崩完,雨就下來了。
寫了無數首詩,每首都帶爹帶媽的詩詞界泥石流張宗倡,還為這事寫了首《求雨》。
玉皇爺爺也姓張,
為啥為難俺宗昌?
三天之內不下雨,
先扒龍皇廟,再用大炮轟你娘。
而且以前的求雨,人們其實也並不虔誠,對著龍王像先供再拜,抬著像到周圍轉幾圈,讓它看看周圍到底有多旱,要是還不下雨,就是敬酒不吃吃罰酒,要把龍王像拉到太陽底下,曬它幾天,再不下雨,還要對它拳打腳踢。
華夏大地不養閒神。
老百姓的虔誠,都是薛定諤的虔誠。
“張全,看看風向!”護林消防隊帶隊的大吼。
他們的一個隊員,立馬在兜裡掏出了一張輕薄的紗巾,舉在了空中。
那張薄紗巾,對著大家背後,輕微晃了晃。
領隊的看了一眼,鬆了口氣。
風力並不大,應該不會造成太多影響。
轉頭,對著曹毅道:
“必須要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了!
還好,現在火勢雖然高,但燃燒面積不大!先圍著這一圈,開隔離面吧,斷了火勢,咱們再看風勢,以火滅火!
一會凌晨,溫度低,溼度大一些,火情也更加清晰,也差不多燒過了火頭,再集中撲滅!”
“行!”
曹毅也乾脆,人家是專門幹這個的,只要有個大家都覺得有效的意見,開幹就行了。
領頭的抬手,用手指對著整個火災範圍外四五十米的幾棵樹,大概畫了一個圈:
“那棵樹,到那棵樹,再到那邊,作為隔離帶內圈!但是有一些樹的遮擋!你們有消防電鋸吧?伱們砍樹,我們來清理隔離帶!”
曹毅點頭:“好,方淮,砍樹你來安排!”
怎麼種樹,方淮或許不會,但怎麼砍樹,曹毅可是看著方淮拿著機動鏈條鋸講解效能的時候,跟幾個義務兵詳細說過的。
方淮卻對著那人道:
“附近有一支去年成立的義務消防隊,你們清理隔離帶任務太重!就這麼一大片,沒有四五個小時,根本搞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