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毅卻咳了一聲:“不要亂說話,也不準瞎傳播資訊,你們看到的,不一定就準確,國民也需要安慰。”
“共接受國內外捐贈款物308.79億元人民幣,其中到賬230.05億元,已向災區撥付90.54億元,截至26日14時,各級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災資金166.26億元。”
“民Z部通報,各地累計運往重災區,帳篷65422頂,活動板房3834間。”
“嘖。”趙金成搖了搖頭:
“這哪夠啊,運過來的,好多帳篷都在路上顛壞了,我們拼都拼不上,不夠用。”
方淮此時卻抬手,開口了:“看下面。”
“通往重災區的國省幹線公路已經搶通九條,正在搶修的公路幹線五條,確定的極重災區鄉鎮中,通公路的鄉鎮達到89%。”
方淮等新聞裡說完這條,才長嘆一聲:“看到了吧,大路現在還沒全打通,運東西,得靠大路,運輸,難得很,還記得我們拿到的第一個支援帳篷不?打包捆綁,空投進來的,投了七個,我們只撿到三個。”
這話,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對,確實沒辦法,我們回來的時候,綿陽段堵得要死,連出了成都,都還到處堵車。”
曹毅也點頭:“嗯,不過帳篷應該也夠用,好多災民這兩天應該都去投奔親戚了,我都問了的。”
“嘖,其實像我們從北川回綿陽的路上,那些羌族寨子吊腳樓,一家好多個房間,政府聯絡一下,他們應該會願意收容老鄉的。”
“政府這邊找個開闊地搭建點木頭房子,其實也蠻頂用的。”
“哎,奶粉不知道還缺不缺,我聽說16號的時候,成都軍區特種大隊,120個特種兵到處在沙壩寨附近廢墟挖奶粉,結果找了好幾個鄉鎮,挖了整整一天,啥也沒找著,好不容易在20公里外的桃關鎮買到了一包,三個特種兵,護送一包奶粉。”
“對,我們出發的時候帶這麼多物資,就該多帶些奶粉去!”
大家七嘴八舌的出著主意,彷彿自己還在災難現場,還在為災民的吃住想著辦法。
方淮看著,真特麼害怕。
怕誰忽然站起來,說一句“我要去給災民打點果子吃”或者“我要去幫災民搭帳篷”。
驚醒了大家的夢。
是的,大家這一刻,好像都在夢裡。
他們認真地想著,討論著,好像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距離災區很遠了,周圍,也沒有災民。
就算想出什麼辦法,也實施不了了。
其實中隊參戰的人,似乎都沒有什麼“屍體恐懼”,“地震恐懼”之類的後遺症,如果說有戰場後遺症,那就是,他們的心,還在災區裡,沒有出來。
方淮想了想,眼見全中隊都在,覺得心裡謀劃已久的想法也是時候了,站起來,道:
“要不,咱們跟大隊申請,下個星期,搞個野外的地震演練吧。
我想了想,趁這個機會,咱們可以從中隊挑選部分人員,申請創辦「專業地震救援分隊」,這個「隊中隊」,融入我隊的對外出警職責,爭取把咱們中隊,打造一支多方位,大應急,多災種的全省綜合救援隊。
我想,可以有「地震救援分隊」,「危化品災害處置分隊」,「山嶽救援分隊」,「搜救犬分隊」,「水域救援分隊」,五個隊種。
甚至,還可以交雜各組隊員,學習防疫知識,組建有一支針對各種疫情消殺的隊伍。
曹指導,葉隊,你們不是一直焦慮二中隊的級別要是上去了,人多了以後,出警人員怎麼安排嗎?
還討論過,說要輪崗?
我看不必。
按照我的想法打造,以後中隊就是五十人,六十人,也不夠用,甚至很多分隊的人員,還要有重疊,以後,咱們除了處理日常警情,還可以針對全省大災害,甚至跨省支援,出警!
以後咱們的隊員,就朝著一專多能,甚至兩專,三專多能的方向去培養,體能訓練統一,技能訓練,可以統一或者拆分,進行各分隊分開訓練!
這樣,還可以申請一些更加專業化的裝備,對口我們的中隊級別和培訓職能,讓所有來訓人員,紮紮實實學到專業的技能!
天災促使民族進步。
民族都進步了,咱們中隊怎麼不進步?
就從地震開始,一步步,把各個災種的專業救援隊伍全部組建起來。
把中隊,打造一個擁有多支救援分隊的超大中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