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先還是年輕啊。”
“茂先啊,非重典不可治亂世。”
“如今的大魏,看起來是太平,可混亂程度跟亂世也沒什麼區別了,吏治崩壞,還是從上而下的,對這樣的情況,就只能動用何曾這樣的手段。”
“你說殘忍也好,恐怖也罷,只要能讓官員們知道收斂,那就足夠了。”
“朕需要一段殘忍的時日,讓大臣們知道害怕,讓士人們收斂起來這是為了全天下。”
“透過溫和的手段,是沒有辦法來改變的,御史臺都開始帶頭做受賄的事情,溫和的手段還能起到什麼效果呢?”
“讓何曾繼續操辦吧。”
“大臣若是不滿,就讓他們鬧,鬧了就殺。”
“地方官員空缺,那就讓有功的甲士將領們頂替上,先採用秦法,等到士人們做出了改變,培養出了人才,再說其他。”
“如今倘若不動手,往後再想要動手解決這些事情,那就不會如此容易了。”
張華頓時沉默了下來。
曹髦再次拿起了手裡的奏表,翻看了起來,壓根就沒有擔心這件事。
而這件事也是迅速在洛陽內開始發酵,同樣的,郭建抓捕鬧事計程車人的訊息,也在各地開始傳播,兩件事疊加在一起,士人們只覺得天都要塌了。
當初曹髦登基的時候,他們還以為是仁君救世。
誰能想到,居然會變成如今這個模樣。
他們非常的憤怒,也對皇帝非常的不滿。
但是,他們卻不敢再走上街頭辱罵重臣了因為郭建會抓人,同樣的,大臣們也不敢再聚集起來商談大事了,因為何曾還在審人。
曹髦在洛陽內的名望迅速下滑,在士人的心裡成為了直逼董卓的暴君。
但是,平日裡那些敢開口挖苦諷刺的人卻消失的無影無蹤。
曹髦覺得,自己還是找到了對付這些又貪婪又狠毒又膽怯的小人的辦法。
群臣不敢再反對,但是,曹髦麾下的這些心腹們,此刻卻忍不住了。
三公以及尚書檯的諸多大臣,紛紛前來勸說,都認為何曾的行為不妥。
應當罷免何曾。
這倒不是說這些人不再忠誠於曹髦,只是他們依舊是堅持行仁政,對這種濫用肉刑的方式是很鄙夷的。
那些對曹髦不滿的人,此刻也是有些幸災樂禍。
他們覺得,皇帝這次的行為無疑是會給自己招惹很大的麻煩,會讓他失去“民心”。
民心向背,他必輸無疑,定然是猖狂不了太久了。
可曹髦所理解的民心,跟他們所知道的似乎有些不太一樣。
“陛下,何曾暴虐,這些時日裡,他以各種無端的罪行來抓捕大臣,甚至是栽贓陷害,群臣惶恐不已,不能再如此下去了!”
王昶皺著眉頭,對何曾這小人的手段極為不滿。
“王公啊,這件事,朕已經知道了。”
“何曾的手段是有些殘忍,但是,那個陶丘一難道不可恨嗎?!朕將他當作心腹,他居然想要行弒君的事情?!”
曹髦憤怒的叫嚷道。
王昶當即語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