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方面,第一是因為司馬家不願意使親近自己的豪族離心,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便是司馬家雖然在廟堂裡沒有了敵人,可是在地方上,還是有人不滿司馬師的執政啊!”
“而且這個地方上的人,司馬師還輕易動不了。”
郭責眼前一亮,大聲說道:“鎮...”
曹髦捂住了他的嘴,“沒錯,就是那個人。”
“鎮東大將軍,毌丘儉。”
曹髦所說的這個人,是當今碩果僅存的珍稀物種,大魏忠臣!
誰說大魏就沒有忠臣呢?
淮南三叛裡,毌丘儉是唯一真心為了魏室而發兵的將軍了。
毌丘儉是河東聞喜人,是曹魏大文學家毌丘興的兒子。
他最初襲封父爵高陽鄉侯,在魏文帝時期,擔任曹叡的文學掾,與曹叡結下深厚情誼。
魏明帝登基後,他得到了重用,幾乎所有的重要官職都擔任了一遍。
在景初末年,他配合太傅司馬懿攻滅割據遼東的公孫淵,進封安邑侯。
正始年間,這位大文學家兩次出塞遠征,摧毀高句驪王國,征服朝鮮半島,立下了曹魏建國以來對外的最牛戰績。
就是這麼一位文武雙全的大將軍,如今總督揚州,手握六萬大軍,而他手裡這支軍隊,還是非常能打的大魏精兵。
聽曹髦這麼一解釋,郭責欣喜若狂,這不就是自己所說的忠良嗎??
他趕忙說道:“對啊!有鎮南大將軍在,您還擔心什麼呢?連司馬師都讓他三分!”
曹髦卻沉默了下來,因為他知道,就在此刻,那位鎮南大將軍已經開始動手準備起兵了。
他因為好友李豐,夏侯玄等人被殺而極為憤怒,又知道司馬師行廢立之事,罷免了曹叡的兒子,怒不可遏,從而決定起兵討伐司馬氏,史稱淮南二叛。
毌丘儉麾下的將士們,其家屬在北,根本無心作戰,而毌丘儉又缺少糧食補給,急著消滅敵人,屢戰不能取勝,導致士氣崩潰。
而結果是毌丘儉兵敗被殺,而討伐他的司馬師也在回師的路上病死。
魏國內最有名望,手握地方軍政大權的忠良,就這麼沒了。
最大的功勞可能就是換了司馬師,可問題是,司馬師有眼疾,身體向來就不好,很早開始就跟司馬昭託付後事,在作戰前又剛剛做了手術,說不好還能堅持多久,跟毌丘儉這麼一換一,似乎也完全不虧。
曹髦沉思了片刻,眯著雙眼。
“對啊,所以,我只能仰賴這位將軍了。”
“這也是為什麼我現在拒絕的原因了,現在司馬氏逼著我做皇帝。”
“再過幾天,等王肅第三次前來的時候,他們就會後悔自己對郭氏的妥協!”
“令人準備吧!”
“我要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