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悠寧今日同雲邵來此,一來是為了看看能不能找到宛芳閣相關的線索,二來則是想趁著拍賣會人多之時,找機會探探倚翠閣的虛實。
只是入了倚翠閣之後,穆悠寧才發現倚翠閣內設計機巧,暗中更是佈滿了眼線,若是不能對其瞭如指掌,或者沒有地圖,幾乎很難在躲過暗影。
他二人只好放棄原計劃,按兵不動。
以待時機。
穆悠寧聽到胖掌櫃的聲音,盯著竹簡的眼神頓了頓,正待起身,收起竹簡之時,她的動作忽然停了下來,隨後目光在其中一行字上面停了下來。
只見上面寫著:鴛鴦流光銀簪。
這簪子並沒有什麼特殊的,不過是一隻普通的銀簪,不外乎是工匠手藝奇巧無比,是以價值不同於其他的銀簪。
只不過讓穆悠寧在意的並非它的價值,而是後面備註的一行小字,寫著:‘鴛鴦啼血,婉轉動人。’
在穆悠寧得知史家之事與當年宛芳閣一案有千絲萬縷的聯絡之時,她便早早的將大理寺內所有有關宛芳閣一案的卷宗八百里加急讓人送了過來,這些天又不間斷的檢視,是以,她對其中的細節幾乎可以說是瞭如指掌。
據大理寺卷宗記載,當年宛絮死亡之時,頭上就帶著一隻鴛鴦銀簪,更重要的是,她明明除了口中吐了鮮血之外,身上並無血跡,但這隻本該是鋥亮熒光的簪子,卻如被血浸染一般,成了鮮紅。
更有甚者,當年在場聽戲的人說,他曾經目睹了全過程,是宛絮頭上的銀簪先變紅,隨後人才死亡的。
是以,坊間也流傳,是這隻銀簪不祥,本就是汙穢之物,所以才害得宛絮送了命。
之後,宛芳閣當時唱戲的酒肆的老闆,因為接管了宛芳閣留下的所有東西,其中就有這隻銀簪。
宛絮當年紅極一時,想要聽他唱戲的人多不勝數,其中更不乏深度迷戀之人。
隨後,便有傳言說,有戲迷買下了這隻厄運的銀簪。
再之後,這隻銀簪就隨著宛芳閣的退隱,宛絮的死亡,也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後有詩人曾贈言,“鴛鴦啼血,婉轉動人。”
便是說的這隻頗有傳奇色彩的鴛鴦流光銀簪。
穆悠寧心中微動,不禁深思了起來。
是巧合還是別有安排?
她和雲邵前來倚翠閣就是為了找宛芳閣的線索,未曾想到竟然這般輕易線索就送到了他們眼前。
太過順利,反而讓穆悠甯越發警惕起來。
畢竟,事出反常必有妖。
雲邵百無聊賴的看著臺下的競拍,懶懶的收回視線,轉向穆悠寧,卻見她眉間深鎖,似在深思,雲邵眼睛微微眯起,問道:“穆少卿可是找到了什麼線索?”
穆悠寧回過神來,淡淡的應了聲:“嗯。”
雲邵微微一驚,再也顧不得他的顧影自憐,大步走了過去。
穆悠寧感覺到眼前微微一暗,頭頂傳來淡淡的壓迫感,她略微有些不適的皺了皺眉,卻沒有開口,只是將竹簡推到雲邵眼前,指著她方才一直盯著的地方到:“雲少卿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