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看到商人過得真好,不會羨慕?鋤頭一扔,都去經商,誰都吃不上飯,等著天下大亂吧。
這也是御史臺那邊,一聽到天子打算提高商人地位的時候,頓時就火了,一個個的在朝堂上跟艦載炮一樣,對著武稚就是轟轟轟的原因所在。
武稚是真的頭疼啊,這改革都還沒實施呢,朝堂上都已經這樣了,這要是實施起來,那不得排隊來罵啊?
下面一眾大臣們群情激奮,丞相蔡亞夫站出來主持了大局,讓大家都冷靜冷靜,隨後對著武稚說道:
“陛下,此事雖能充實國庫,但爭議太大,臣等以為,應當再行議論,其中些許意見,應當再行斟酌,不過眼下最主要的,乃是乘勝追擊,誅滅西涼王,當為首要之事啊!”
“是啊,是啊。”
“當以西巡北涼為主。”
“眼下時局,該穩定人心才是啊。”
看著下面的大臣們,武稚也是默默嘆了一口氣,其實她內心也對商人之事頗為遲疑,上瀘市雖然看上去商人很多,但他們有可以一輛車,就播種收割大片大片農田的能力,他們有日行千里的工具,生活富足,食物豐富,隨處可見。
大周的情況,又如何能夠與上瀘相比呢?
但吳瓊一直以來所做的事情,都並非是胡作非為,而是切實有效,利國利民的,武稚也對吳瓊的治國本領,頗為讚賞。
【吳瓊既然提出來,想必也並非是一時起意吧,只是這些大臣們著實難以說服,吳瓊,朕實在是沒辦法啊。】
“既如此,就稍後再議吧,諸位愛卿,朕西巡之事,準備的如何,朕何時可以出發?”
武稚說完,兵部的一個人站了出來,拱手說道:
“回稟陛下,長安附近五州之兵力,總計五萬府兵,已集結完畢,隨時都可以出發。”
武稚點了點頭,這集結的速度已經是相當之快了。
算上關中府兵,長安留守,以及耿忠帶出去的四萬餘人,能帶去西涼的就有十萬之眾。
戶部尚書蕭復也是拱手說道:
“回稟陛下,錢糧還在加緊籌備,好在之前胡虜來犯,臣等已事先籌備錢糧,只需再多一日,後日便可西巡。”
“好。”
武稚高興的點了點頭,總算是有點誠心如意的事情了,只是她想到了書信中提到的國債的事情,遂又開口詢問道:
“有關國債發行一事,諸位愛卿如何看?”
她問這話才問完,那些大臣們紛紛就大義凝然說道:
“陛下有困難,我等自然是義不容辭!”
“昨日老臣就變賣了家產,以資軍費!”
“啥也不說了,老臣這把老骨頭,今日就要為陛下而死!”
“我昨天把家中婆娘的頭釵都給變賣了!”
“啊!大人你好生厲害,如此慷慨,必青史留名啊。”
“不敢不敢。”
看到大臣們一個個如此主動,武稚也就放心了。
餘下時間,都在大臣們忠君報國的情緒中度過。
於是退了早朝之後,武稚就將蕭復喊到偏殿,心情不錯的問道:
“國債一事,昨日就已經施行,如今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