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藥廠投產
為了不表現得太異常,江明月裝模作樣地坐完月子,才出門走動。
一個月大的長安長開之後,面板不再皺巴,變得光滑,這小子不哭不鬧的時候,無比可愛。可一哭起來的時候,就一點不可愛了。小小的身體力量充沛,哇哇哭起來聲音洪亮,持續時間之長,讓李遠山升起了躲開的念頭,可這個卻是躲不開的。
在家裡洗了幾個月的尿片,藥廠主體建築已經竣工,楊明東開始聯絡機器,按照既定計劃,先生產中藥。
機器裝置運回來之後,李遠山來到藥廠,藥方最後定量還得他掌握。“嗯!這地方不錯,山清水秀啊!”車上李遠山說道。藥廠選址到建設,李遠山就沒來過。
“現在還沒入秋,看起來是山清水秀。”楊明友笑道,“不過年初我們來的時候卻不是這樣的,這些石山又不長樹木,夏天草綠,深秋這些草一干枯,跟我們上面的石山一樣。那座,在藥廠邊那座還可以,上面長滿了灌木,冬天也是綠的。”楊明友指著藥廠邊的那座山說道。
“嗯,那座山上要是修個亭子不錯。”李遠山說道。
隨著車前進,一片淺白色出現在李遠山眼簾,李遠山笑道:“喲!這小座山是不是我們修藥廠才開的?都開了一半了!以後把它推平,就是七八畝平地了。”
“不是,之前石廠就存在了,不過那時候還沒開採多少。”楊明友笑道,“我們在這建廠,需要大量砂石,老闆找到我們願意低價提供砂石,這樣才擴大的。”
“雖然低價供應砂石,他應該也能賺不少吧。”李遠山說道。
“當然賺了。”楊明友說道,“最主要的是,推平這座山之後,地盤還是他的。”
“呦呵!這麼說,這片地盤能讓他賺一大筆。”李遠山讚賞道。
“人家一看我們廠子佔地這麼廣,投資這麼大,而且要引進先進的生產線,認為這一片以後發展很好。”楊明友笑道,“這裡離藥廠近,他打算建房子。以後在藥廠上班的人多,賣給藥廠上班的人。”
“呵呵!最近這些年藥廠上班的人可買不起,建起來賣不出去可就麻煩。”李遠山說道,“要是我的話,我就把這片地盤賣了,拿一筆錢再去幹其他的。”
“也是,在藥廠上班就算工資高,那也差不多要七八年才買得起房子。”楊明友同意,“或者他過個六七年再建。”
到了藥廠,李遠山看了,覺得不錯,就是綠化差了點:“以後搞幾棵大點的樹種上,還有草地,要那種四季常綠的草種。這樣人家從門外一看,就覺得上檔次。你看好些廠子,廠裡一點綠化沒有,就一片灰撲撲的房子,看著不是底蘊,而是破舊落寞。”
“這就像傢俱廠的客戶那樣。”楊明友笑道,“不管公司規模如何,大班臺皮沙發怎麼也要整起來,讓人一看就正式。”
機器安裝調好,就開始試機,用的是天麻,天麻直接製成天麻粉就可以服用,這個最簡單。清洗、烘乾、粉碎,然後李遠山試過藥性,說道:“烘乾的時候溫度高了一點,調低一度試試。”烘乾的過程會丟失一部分有效成分,雖然比一般傳統方法藥效保持的高,但還有改進的餘地。
溫度調低一度之後,李遠山試了試:“跟上次差不多,這樣,再調低一度試試。”
一下午就這樣慢慢過去,最後確定了烘乾溫度,楊明東問道:“如何?”
李遠山點頭道:“勉強。”
“勉強?跟你炮製的比怎麼樣?”楊明東問道。
“跟一般傳統方法炮製的相比自然好,不然何必買這烘乾機。”李遠山說道,“但是拿來跟我炮製的相比,你哪來的自信?等以後凍幹技術出來了再說這話。不過就這樣的機器,出這樣的品質已經很不錯了。”
除了天麻粉,最主要的就是感冒藥,這東西用量大。
忙了幾天,生產了一批成品。第一批成品免費給醫院試用,州醫院和市醫院各一半。
藥送到醫院,醫院裡不少醫生出來看,發現居然是中藥。
本來聽說九龍山藥業公司投入那麼大,生產的是什麼高階藥品,哪知道卻是中藥。話說中藥他們也說不上什麼偏見,畢竟有些中藥治療效果比西藥還好,城郊鎮裡就有一家,治療骨折簡直神效,只是藥材稀缺,每年也治不了多少人。可這麼大一個只要公司居然生產中藥,就有點超出預料了。在他們的腦海裡,投資這麼大的藥廠,當然是生產西藥,而不是拿罐子一熬就能喝的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