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教大家一首小詩。這首詩是剛致仕的楊萬里寫的,詩名《小池》。”李書成一邊說一邊把《小池》這首詩寫在黑板上。李書成不會教大家寫詩,他自己都不成,還怎麼教別人?只是教幾首簡單的詩詞,讓大家大體知道詩詞是怎麼回事就行了。
“大家讀了是不是感覺生動有趣啊?”李書成笑著問道。
全詩生動細膩,更有童趣。
講解了一番,李書成說道:“早先我們就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描繪景色,本身就帶有作者的心情。一個‘惜’字,一個‘愛’字,泉眼樹蔭有了生命,有了情意,大家想象一下,樹蔭下的水池裡一叢小荷,一隻蜻蜓停在花骨朵上。”
“這首詩情景交融,讀著讓人不禁從心裡泛出欣喜。”最後李書成結尾道。
回到家裡,晚上練了一會兒拳法劍法之後,洗過澡李書成盤膝坐在床上,開始進行每日不落的觀想法修煉。剛平靜心緒,李書成突然想到白天教的詩,那種情景交融的意境。“這麼長時間沒有感覺,難道是因為沒有融入感情的原因?”李書成想道。
越想越覺得可能,之前這段時間,好像一直把荷花當成了死物,自己也把自己當成一個旁觀者:“是了,心誠。老僧虔誠信佛,所以他按照觀想法修行,很容易就帶入自己的感情,觀想出來的意象更生動。而我觀想出來的卻是個死物,根本就沒有起到鍛鍊靈魂的作用,就算練一輩子也沒有效果。”
找到了原因,李書成想著著關於荷花的描寫,從“小荷才露尖尖角”到“接天蓮葉無窮碧”,從“田田的葉子”到“濯清漣而不妖”,再結合自己的觀察,漸漸地把自己對於荷花的情緒醞釀出來,才開始重新觀想起來。
觀想結束,李書成舒服地躺下,打算睡覺了。
這次雖說沒有感覺到效果,但是觀想的意象明顯變得生動起來,自己‘看’著觀想出來的荷花圖也有一種喜悅的感覺。看來方法對了,堅持一段時間就會有效果。
“要不是今天教他們《小池》,不知道我什麼時候才會發現這個問題。好人有好報啊,還真沒說錯。意境,誰知道觀想主要的還是意境?”李書成心裡感嘆道,“那些真正有道虔誠的高僧,無意中就避開了這一步,要是修煉觀想圖,相比起來就簡單多了,不用像自己一樣久久不得其門而入。”
接下來一段時間,李書成花了很多時間,才終於觀想出一片完整的葉子,“看”起來跟真的一樣,色彩碧綠,還微微擺動,像是有了生命。動物植物,也是由物質組成的,跟石頭空氣水一樣,但卻有最大的不同,動物有感知,是活的,生命之神奇可見一斑。
結束觀想,感覺頭有點發脹,扯開被子躺下,很快就睡著了。
第二天醒來,感覺神清氣爽,渾身舒暢。雖然之前也一樣,但是李書成還是發現了一點不同。“還真有效啊!”感嘆了一句,李書成決定把觀想修行納入修煉內容。
李書成不知道,要不是他是重生者,靈魂比別人強大,這麼段的時間根本不可能觀想出一片荷葉來。那個寺廟裡的老僧人,虔誠修行用了十年才做到這一步。而之後孕養強壯靈魂,也是水磨工夫,跟修煉內功相差彷彿。一步登天,世上從來就沒有這種好事。要是有的話,那絕頂高手滿天飛了,何來五絕之說?
“觀想法用意境有效,那劍法呢?”李書成練了一遍劍法,心裡想道。劍法應該也有同樣的效果,太極全不是說用意不用力嘛!
“全真劍法招數有七七四十九招,太多了,可以先拿一招試試。”李書成決定,試試意境融入劍法,這個比觀想要簡單一些,“那就拿第一招張帆舉棹試試。”
要試劍招,得實地觀摩,親自上手試試,然後在結合自己的瞭解找出意境,再融入劍招,不是站著想想就能成功的。
過了兩天李書成專門抽出時間來到河邊的碼頭上,看著過往的船隻,仔細觀察他們划船的動作,然後自己解了一艘小舟,親自架船感受一番。
就算是這樣,練了一段時間李書成也沒找到意境的感覺,意境之威也只是存在想象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