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定太爺到底還是沒有挺過這個年,臘月23小年那天,老頭閉了眼。
全村易姓他這輩之人,全部披麻帶孝,送了老人最後一程。
人固有一死,對於一個97歲的老人來講,在家裡算是喜喪,所以吹拉彈唱,辦得倒是熱鬧。
他只是在第一天宴席露了一個面,後面就沒有再參加。
家裡今天圍了不少人,都在看他的忙碌。
他讓人從沿海送來了大量的海鮮,因為量大,所以每家都分了些,這玩意現在還沒有二十年前那麼嬌貴,價格很良心。
“有點錢看把你燒的。”
老爸對於他成為村裡焦點這事很不滿。
大螃蟹一隻少於一斤的都不好意思帶過來,還有各式的魚類。
“這魚刺生才好吃。”
大姐看到一大條三條魚說道。
“大姐,你變了。”
他回了大姐一句,大姐愣了下,很快就咯咯笑了起來。
她還記得易紹峰第一次吃三文魚刺生,吐得稀里劃拉的樣子。
前世今生他對所有肉生吃都有些畏懼,有了柴火,誰還去過茹毛飲血的日子。
每樣菜試驗了一點,反正他的要求就是熟,況且海鮮味放太多,就沒了那種本質的鮮味。
今年不同往年,三家打算在一起過,所以他忙了點零食好,就將廚房還給了老媽和小姑等人。
沒錯,老媽他們將他做的海鮮,只是當成了一種哄嘴的零食,這讓他有些受傷。
他讓大表哥在院子裡,剷掉一塊雪,然後架起柴燒起了碳,再在火苗上架一鐵板,從廚房拿了些調味,鐵板魷魚他就早想吃了,這次肯定吃個夠。
“小峰,你初幾走?”
“初六吧,我想在家多呆幾天。”
他跟大表哥兩人一人抓著一根籤子,至於小表哥剛學會怎麼烤,正在為兩人服務。
“你初二不走丈人家?”
“不走,我年前走了回,跟他們打過招呼。”
初二往省城跑,他腦子壞了還差不多。
他打算好好在家貓幾天,順便養養膘。
“領導他們估計初五六會到村裡來拜年,你打算接待?”
“那我初四就走。”
想想本地的父母官,他還是不見為妙,到時候提出什麼過份的要求,他是同意好,還是同意好。
“你敢,給我老實呆到初八,今年你舅他們初五過來,你走一下試試。”
兩人的聊天,剛好被路過的老媽聽到。
“是是,謹從命。”
沒一會,二姨父和小姑父兩人來了,每人從鐵板了拿了一串,邊吃還邊點著頭。
大伯一家的到來,宣佈了宴席的開始。
吃完飯後的拜年環節,他當然不參加,跟他同樣想法的還有大姐、表哥他們。
外面的小風颳到臉上如刀刺般,哪有屋裡的暖氣讓人心安。
他迫切的開始打著電話給人拜年,因為他想看春晚,對他來講每重溫一次春晚,都在鑑證自己本身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