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年前,國家就要求各地開始嚴查經營貸違規流入房市,並要求銀行先進行自查。
原先銀行出臺經營貸主要是由國家承擔部分利息,貸款給經營困難的一些企業,以渡過難關,提升贏利水平。
這項措施出發點是好的,事實證明也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只是由此也形成了一個套利空間。
東華銀行信貸部經理向張峰進行了解釋說明。
500萬元的貸款,不少銀行的房抵經營貸利率最低降至3.8%,如果按經營貸迴圈操作貸20年計算,總共需要支付利息約215萬元。
對比目前通常的房貸利率,以5.6%計算,同樣的時間總共需要支付利息約332萬元。
一來一去,這二筆貸款利息相差近120萬元。
120萬元啊,肯定會讓許多人動起歪腦筋。
而想做到這一切,據潛入“安居會”收集資料的那二個安保人員介紹,只需要花費一筆中介費,但能省下一百多萬。
大多數房產中介人員只要覺得有錢賺,就會積極主動地幫你出這樣的主意。
這裡面會涉及大量專業知識的操作,比如購房者名下沒有公司怎麼辦?如何繞過銀行監管等等。
不過,專業人員就是會做專業的事情。
他們早就準備好了一套標準的流程,只要你上門尋求幫助,或者只要你稍微流露出這樣的意向,就會有人主動幫你搞定所有事項。
經營貸的套利空間就這樣催生出了新的交易,導致這個原本服務於中小企業的普惠金融開始走樣,成為助長樓市非理性繁榮的替罪羊。
張峰此時向東華銀行信貸部經理問了一個傻傻的問題:“經營貸資金曲線流入樓市,並且屢禁不止,其實上,銀行不貸不就完了嗎?”
東華銀行信貸部經理嘆氣道:“張書記,沒辦法,上面有放貸的指標,內部有壞賬率卡著”。
“從目前來看,銀行的儲蓄率還是很高的,這些錢必須要放貸出去,畢竟利息差還是各家銀行主要的利潤來源。”
“另外,相比放款給那些朝不保夕、盈利遙遙無期的企業,還不如借給那些買房的人,可能更‘安全’一點。”
張峰明白,在這樣的導向下,許多銀行的業務人員心裡其實比誰都門清。
當然,既然“安居會”的這些資金是違規集資的或者是那些企業經營貸資金,那麼就必須及時進行收回。
幾億元資金被銀行或被公安部門強制收回,為此“安居會”那些炒房客不得不低價拋售手上的房子。
一二套房子、甚至是十多套降價銷售,都不會影響房價的漲跌,但是一下子幾百套房子同時進行低價拋售,東華市房價立即止住了上漲勢頭,並開始往下降了一些。
張峰處理了此事後,便讓市委組織部劉啟海部長向各個常委去徵求所聯絡區縣市幹部調整名單。
就在此時,張峰接到了省委組織部楊志遠部長的電話,讓他趕緊來省城一趟。
等到張峰心急火燎地趕到楊部長的辦公室時,居然發現穆寒煙正坐在會客沙區。
張峰當然不能在楊部長面前表現出自己與穆寒煙非常熟悉的樣子。楊志遠考察干部多年,他能從一些細微動作裡發現其中的貓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