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海既然是沈家向自己推薦的人,至少在人品方面,自己可以相信。
於是他坐到辦公桌前,拿出內部通訊錄,然後用座機給劉啟海打電話。
電話接通後,張峰直接說道:“劉部長,有件事情,需要你幫忙。”
劉啟海自從那次飯局後,還是第一次接到張峰親自打來的電話,便連忙說道:“張書記,請吩咐。”
張峰說道:“劉部長,對於我的專職秘書,你有沒有合適人選進行推薦?”
劉啟海聽了張峰的話,應該有些愣神,覺得選用專職秘書的事,怎麼會找他來商量?
當然,他又覺得張峰是相信他才會這樣問,於是在電話裡沉默了一會兒,問道:“張書記,對於秘書,有什麼具體要求嗎?”
張峰說道:“劉部長,你知道的,作為我的專職秘書,主要是負責安排我的日常行程,為此人品要好,這是最關鍵的,另外,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
劉啟海回應道:“張書記,請讓我仔細考慮一下,我把合適人選找出來後,當面與您說。”
張峰說了聲:“好的,麻煩你了。”便結束通話了電話。
本來的話,這些事情應該是市委秘書長孫勇考慮的,但張峰對於孫勇沒有第一時間與自己進行聯絡,並在調研期間的表現有些不滿,於是便沒有徵求他的意見。
二個小時後,劉啟海走進張峰的辦公室,拿出一張紙放到張峰的面前。
張峰看到紙上寫了三個人的名字,同時還有三個人的出生年月、學歷、畢業學校、工作經歷等,畢竟搞組織工作的,劉啟海提出推薦人選,肯定會列出這些內容。
排在第一個的人叫方解,讓張峰感興趣的是方解居然也是畢業於京城師範大學,同時也有二年的教師經歷,後來透過公務員考試,進入東華市委辦公廳從事文秘工作。
不過,進入市委辦公廳五年多來,由於任職年限的關係提到了副科級待遇外,並沒有其它出彩的地方,也沒有擔任過任何一位市級領導的秘書。
既然是透過公開招聘進來的公務員,張峰相信他的文筆肯定不錯,畢竟公務員考試時的申論要寫的出彩並不容易,而且現在他從事的又是文秘工作。
基於是校友,又當過教師,與張峰最初的經歷非常相似,張峰當然會傾向於方解。
再說,劉啟海把方解提出來,應該是覺得他的人品不錯。
同時方解是市委辦公廳的工作人員,自己啟用他為專職秘書,別人也不好多說。
張峰於是說道:“劉部長,我的專職秘書就選用方解吧,只是他目前是副科級別,會不會有什麼影響?”
不過,既然劉啟海寫上了方解的名字,張峰相信他肯定考慮過這個問題。
劉啟海回應道:“張書記,按照任職規定,方解可以提正科了。原先應該是崗位職數不夠,內部競爭又激烈,便擱置下來了。”
“如果他擔任了張書記的專職秘書,就可以直接提為正科。再過二年,就可以提為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