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吉安縣委書記和縣長的說法,就是要給所有機關人員轉換觀念,就算有些人不負責招商工作,也可以讓親戚朋友進行宣傳,從而帶動當地的種植業、民宿、特色餐飲的發展。
有些時候,光靠上面動員不行,還需要家人朋友的支援和開導。
張峰對於他們的做法表示了肯定,確實需要對所有幹部進行思想觀念的洗禮。
再說,張峰作為麗華市市長,還親自坐在第一排聽課,吉安縣機關單位的人還不認真聽?
在上午培訓結束後,張峰還專門發表了講話。
他認為抓落實專項行動,要堅持“實”字為先、“幹”字當頭,切實幹出一番組織認可、群眾點讚的好業績。
一是責任擔當要再強化。各級領導幹部要切實肩負起領銜破難的責任,既要指揮協調、更要率隊出征;既要做到身入、更要做到心入;既要吆喝鼓勁、更要擔當擔責。
善於在“走”字上下功夫,敢於在“破”字上見真章,以實際行動引領廣大黨員幹部煥發工作激情、堅定破難信心,齊心協力把美好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二是進度節奏要再加快。要把思想發條擰得再緊一些,把工作節奏調得再快一些。
自我加壓、自我加速,倒排工期抓進度、扭住重點求突破,解放思想開新局、緊盯不放見實效,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只爭朝夕的勁頭推進各個專案、抓好各項工作。
三是協力協同要再加強。增強號令意識、崗哨意識,不分你我、不分主次,堅持上下聯動、左右協動,內外互動、全面發動,切實做到全縣上下“一盤棋”,推動形成共破難題、共促發展的生動局面。
四是督查考核要再有力。要用好督查考核這個指揮棒、風向標,強化實幹導向、績效導向、服務導向,提高精度、增強剛性,既看數量更看質量,既看過程更看結果,以真督真考、嚴督嚴考推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張峰最後指出,吉安縣發展的“大文章”在農村,農村有巨大的空間潛力。城鄉是發展共同體,必須統籌謀劃、融合發展。
城鄉一體化不是城鄉同質化。村莊規劃不能照搬照抄城市規劃理念,不能“千村一面、千戶一面、千房一面”。
要從村莊特色出發,按照部門不缺位、群眾不缺失、設計師不缺席的原則,突出頂層設計、風貌管控,規劃監管、點線面協同推進,打造“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
作為市長,張峰當然不可能一直留在吉安縣聽培訓,在吉安縣吃過午餐,便趕回麗華市。
聽了南宮晴的講課,在車上,張峰又想起了前幾天與穆寒煙的對話。
穆寒煙一針見血地說道:“張峰,麗華市的城市建設實在不好恭維,跟明元區的一些鄉鎮有什麼區別?”
張峰感慨地說道:“麗華市本身經濟薄弱,無力提升基礎設施,但部分市民還是有錢的,在缺乏整體規劃的情況下,便胡亂建設了。”
“另外,市委書記龔超作風保守,不想突擊冒進,我很難開展工作。”
“我原先是副市長,覺得只要做好分管工作就行了,現在我成為了市長,總得為麗華市做些實事。”
穆寒煙問道:“龔超有什麼弱點嗎?”
張峰搖了搖頭說道:“有弱點就容易進行攻破,龔超就是沒有弱點,為此他能在這個位置上穩坐好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