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張峰的詢問,林息回應道:“張書記,這裡地處偏僻,根本沒有人來投資辦廠,也就不存在汙染。”
“這裡的村民一方面拿著國家給的退耕還林補貼,同時賣點山珍,另一方面外出打工賺錢。”
張峰大手一揮,說道:“在這裡建設水庫的思路是對的,我們要繼續完成,所需經費我來負責籌集。”
“你們來負責搬遷安置水庫淹沒地方的村民。”
林息此時感慨道:“張書記,說句實話,我這個人很少佩服人。張書記,你現在如此一說,當真讓我佩服。”
張峰順著這個話題說道:“林鎮長,本來我想過段時間再找你談話的,既然你現在這樣說了,我順便說幾句。”
“這裡只有我們三個人,把話說開也好。”
“當時柳河鎮委書記空缺時,你想擔任這個職務,這個心情完全可以理解。”
“只是當時我來明寧縣不久,對你們都不熟悉,為了穩定工作,我便把毛順峰派下來擔任鎮委書記。”
“你對毛書記有些想法,但不能公開表現在工作上。”
“說實話,今天我對你彙報的工作還是滿意的,對你的能力也是認可的,只是工作需要配合、需要合作。”
“我今天故意冷落你,主要是想敲打敲打你。”
“我們許多人都喜歡搞自己的工程,從而製造了許多半拉子工程,勞民傷財。但這個工程,明顯對一方百姓有益,我不管原先是誰的規劃,都會接著幹下去。”
“具體我就不多說了,讓我們把這個水庫建設好,明寧人民會永遠記得我們曾經做了這件好事。”
“當然,我肯定不會虧待認真做事的幹部。”
林息主動伸出手,張峰拉過毛順峰的手,三人的手放在一起,說道:“讓我們一起努力,把此事做好。”
三人上車後,在林息的指引下,陳生把車往水庫的下游開。
沒有開多久,張峰開始叫停,林息和毛順峰疑惑地跟著張峰下車。
張峰指著前邊說道:“你們看,在這裡還可以做點文章。”
看著二個人不解的神色,張峰解釋道:“在這裡,從水庫下來的水流拐了一個大彎,我們可以在二邊再拓寬一些,從而建造一小水庫,形成一個旅遊區。”
“這裡處於水庫下游,不存在汙染水庫水質的問題。
“在這裡可以養殖一些深水魚,可以發展農家樂,開展深林探險、野營、餐飲等活動,完全可以吸納一部分村民實現原地就業。”
“如果以後這個大水庫要作為自來水原水地,可以鋪設另外的管道,繞開這個小水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