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學明聽了施長華的建議後,心裡在想這樣的事情如果交給國有企業來做,既解決了明寧區的二個大難題,而且自己又不用承擔任何風險,甚至還可以要求國有企業上交一部分土地出讓金。
此事如果運作成功的話,完全可以算作一份亮麗的工作成績。
想到這些,範學明說道:“施總,你提出的方案,涉及到好多問題,我一時做不了主,我們要開會認真研究一下。”
施長華爽快地說道:“行,我就等領導的通知。”
施長華本來無意介入天勝商業廣場繼建工作,這是得到了張峰的授意。
天勝商業廣場在明寧新城核心地段爛尾著,時間長了,影響很不好。
雖然規劃調整和逼走孫永都不是張峰惹出的,但明寧區的老百姓根本不知道里面的內幕,最終還是會罵區委書記張峰和區長範學明的不作為、亂作為。
對於耿靖來說,如果別人來接手天勝商業廣場,對他的經營壓力還是很大的。
張峰考慮一番後,想出了一個全新方案,既能實現原先的商業廣場規劃,減輕對印象商業廣場的經營壓力,又能解決原天勝區的幾個小型專業市場的老大難問題。
之所以張峰找施長華來實施這個方案,主要是有幾方面的考慮。
一是讓耿靖來實施肯定不行,否則別人肯定會認為是耿家在對付孫家。
二是讓秦豐來實施也不行,秦豐與張峰的關係,明寧區許多人都知道。
為此秦豐參與實施這個方案,很容易讓人懷疑是張峰在背後進行策劃,畢竟有些人還能聯想起以前秦豐、張峰和孫永的糾紛,同時也容易扯出秦豐的安保力量,張峰為此絕不能讓秦豐來冒險。
三是張峰與施長華的關係,許多人都不知道,甚至還有很多人認為張峰嚴厲查處紫華集團,讓紫華集團資產大為縮水,施長華應該憎恨張峰。
張峰策劃的新方案,原天勝商業廣場的三分之一面積繼續建設為商業廣場,而且在二樓三樓以教育培訓為主,帶動一批童裝、玩具、兒童用品的消費,從而避開與印象商業廣場的直接競爭。
天勝商業廣場三分之二面積用來建設四條街的專業市場,原先天勝區的這些商戶搬到新址,可以立即形成經營氛圍。
同時新的專業市場肯定會比原先的規模大,在成熟市場的帶動下,多餘的店鋪租金完全可以進行提價。
與此同時,原天勝商業廣場的那些市場空出來後,紫華集團可以用來開發房地產,彌補前幾年天勝商業廣場的運營虧空。
範學明立即找來明元區城市發展投資公司和明寧區建設發展公司這二家國有企業的負責人,向他們說明了自己的處理方案。
與施長華提出的方案唯一不同的是,範學明要求上交一定數額的土地出讓金。
這二家公司負責人聽到縮小天勝商業廣場的規模,開發專業市場,這些都可以作為長期的收入,另外還可以拿到原先專業市場的地皮用於商品房開發,所得利潤非常的高,當然願意進行接手了。
再說,既然是區長牽頭,那麼就算以後有事,也是領導承擔責任,現在有錢賺了再說,畢竟國有企業也是實行績效考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