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國大都,石城。
這是一座不同於大嚴的城池。
在城池的外圍,有綿延不絕的帳篷,屬於外城。
內城,則是學著大嚴建造圍牆,不過他們不會燒磚,用得全部是石頭。
因此故而得名,石城。
契國的都城很大,裡面也學大嚴,分為皇宮,官員住的地方,平民住的地方,還有互市的地方。
此時在一個官員居住稍微偏僻的地方,劉雲德此時正在督促那些木匠,儘快按照圖紙把紡車和織機弄出來。
曾經被烏爾乾和薩日滿王爺贖回來,劉雲德免於在大嚴被處死的下場,但他叛國,就成了鐵一般的事實。
不過,只要能活著,劉雲德無所謂。
在大嚴當官,大半輩子了沒有實現,還只是個秀才,但到了契國石城,他大嚴的身份,雖然被敵視,但也受到重用。
不僅聽從烏爾乾的安排,在這一片的一家學堂教漢話和漢字的差事,還負責督促紡車和織機的建造。
這石城的木匠,手藝就是差。
不像大嚴的師傅,只要根據圖紙,就能造出來。
這些人做出來的東西,中看不中用,經常出現問題。
經過不停改進,終於有了點樣子,不過還是跟在藍山縣梨花村的紡車和織機有區別。
不過勉強可以交差了,以後還得繼續改進。
“這是銀子,你們拿著。”劉雲德給他們每人二兩銀子,這些木匠是石城底層的人。
一年未必能賺到二兩銀子,這劉雲德直接給這三個木匠一人二兩銀子。
“多謝大人!”木匠金斗連忙感謝,“大人以後有吩咐,小的一定會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不用你們赴湯蹈火,你們好好改進紡車,開動腦筋,讓紡車更加順暢,更加耐用。有了這個東西,就能紡更多的線,就能織更多的布,到時候就能給主子賺更多的錢。”
“是,大人,我們一定仔細研究。”金斗連忙應下,奈何他們能力有限,能做到這樣,已經是拼了老命了。
劉雲德當然能看出來金斗的敷衍客氣話,然後笑了笑,“我知道你們覺得太難,不想弄。”
“這可是有大功勞的,如果能夠改良得跟大嚴那邊一樣順暢結實,我就允許你們一人出一個孩子,送到我教書的學堂讀書。”
“以後識字練武,就能當官當將軍,不用像你們一樣生活在最底層,被人欺負。”
“當然了,如果你們不願意,我拿你們也沒有辦法,畢竟牛不吃水我總不能按著你們的頭硬讓你們喝水。”
原本還漫不經心的金斗,在聽到劉雲德的話之後,瞪大眼睛,急忙問:“大人,您說的可是真的?”
契國現在也學大嚴,可以透過考試當官。
有文考,也有武考。
相比較大嚴那邊文風教化多,有太多的文人考科舉,反倒是武舉人不多。
契國是草原民族,武考的人特別多,遠遠超過契國文考。
契國善騎善射的人很多,競爭相當激烈。
文考不僅要考契國的文字和內容,還要考大嚴的內容。
不瞭解契國的情況,不能治理契國。不瞭解大嚴的情況,就不能侵略契國,也不順暢地跟大嚴交流。
學習契國的內容還簡單一些,但瞭解大嚴的內容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