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廉進來,屋裡還有李長福,李長祿等人。
“長歡,上茶。”李小月吩咐,“公孫先生,這裡坐,正好我有事情,要跟你說。”
公孫廉輕笑,“是俘虜的事情吧?”
李小月點頭,“嗯,是的。這些俘虜不要放過去。”
公孫廉輕撫美髯,聲音悠悠,“這事情不太好辦,契國那邊已經以最快的速度派出使團,去京城那邊俯首稱臣。”
“按照以往的慣例,在接受契國的降書之後,就會下令,放這些俘虜跟使團人員一起回去。”
李小月早就盤算這件事情,他覺得不能一直便宜契國。
一直這樣做,造成契國進犯大嚴的成本太低,所以在兵強馬壯之後,第一時間就想到侵略。
“公孫先生,雖然我知道陛下和朝廷這樣做,是為了顯示大嚴的天朝上國的威嚴,但是我們的仁慈並沒有換來契國的感恩。”
“簽訂的那些和平條約,商貿條約,只有我們大嚴在遵守,契國想撕毀就撕毀,我們付出的代價只不過是在戰場上的那一場慘敗而已。”
公孫廉點了點頭,“是的,我也感覺到了,這樣的方式,對我們大嚴並沒有多少好處。”
“可京城的那些讀了聖賢書的人,滿口仁義道德,覺得對這些邊塞國家要多施恩,感化他們。”
“可事實上,並沒有成功。”
李小月笑了笑,“既然不成功,就證明之前的方法不對,咱們要想辦法讓契國人知道,進犯大嚴,代價很慘重。”
“絕不僅僅是戰場上的輸贏,還有戰爭之後的角逐。”
公孫蓮想了想,“小月,你的意思是那些俘虜嗎?”
李小月點了點頭,“是的!兩國之間,其實也可以用商業的那一套。”
“比如我們做生意,如果撕毀合約,一半的定金就沒了。可是你看看,契國撕毀和平條約,卻一點代價都沒有!”
“也不是沒有,契國進京的時候,也會帶去一大批財寶上供。”
李小月搖頭,“那才多少!根本就不夠。為了應對這場戰爭,我們大嚴消耗的糧草,練兵的耗費,還有撫卹金,這些都是花費。”
“既然撕毀合約,那就要付出代價。這些俘虜是我們憑本事在戰場上抓來的,他們想要帶回去,那就花錢贖回去。”
公孫廉聽到這話眼睛一亮,“哎,這是個好主意啊!官越大,贖金就越多。”
“錯了!”李小月連忙反駁,“最大的官就是契國的王爺,但他只有一個呀!”
“如果要價太高,說不定契國不付錢,我們還要好吃好喝,養著契國的王爺,多虧啊。”
“我一直覺得一國的真正實力並不是上層的人決定的,而是下層的人決定的。”
“咱們這次反其道而行之,官職越高的越便宜,官職越低的人或者普通計程車兵,贖金就越貴。”
“到時候,契國花錢贖人的時候,以極少的錢贖走官員,傳回契國,必然會讓民心四散。”
“留下這些壯勞力,不僅可以分化契國,還能給咱們幹活。”
“等幾年之後,這些人過上了咱們的安穩之日,再讓他們過契國朝不保夕的日子,估計他們也不樂意。”
“到時候,咱們在鎮西關外繼續建城,然後放一部分人在那裡生活,不斷西進,才能不斷同化。”
公孫廉仔細聽著,越聽越心驚。
換一條思路,居然還有這麼多好處。
“小月,我明白了。事關緊急,我先回去寫摺子。”
“等我處理完了,再來看望你們。”
“等等!”李小月叫住公孫廉,“長歡,給你義父做的棉襖,拿過來試試。”
公孫廉欣喜,“寶貴的棉衣,我也有?”
“那當然。”李小月笑道,“一百多斤的棉花,咱們一人一件棉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