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啊,長壽,你去燒幾把火。”李小月吩咐在外面等著的李長壽,“經過幾次調整,受熱均勻,上面還會鋪上羊毛墊子,會很舒適。”
“哦,這就來。”李長壽記得公孫家之前對他們家的幫助,現在也想回報公孫家。
有仇必報,有恩必還。
李長壽弄來一捆麥稈,不一會兒,炕上就暖和了。
公孫廉仔細摸摸炕上不同的位置,眼露精光,“母親睡在上面,再也不會覺得冷了。”
上了年紀的人,其實最怕過冬天。不管是大戶人家,還是普通人家,冬天對老人來說,都要“熬”過去。
如果能夠做好保暖,這個冬天就好過一些。
這個院子給公孫老夫人,另外一個院子給老父親。
孝敬別人家的老人,自家的老人,當然也不能落下。
李小月現在事事想著老父親,因為老父親真的把她當成心肝肉地疼。
當初,她要在這裡弄炕,別人還不樂意。
李小月堅持己見,必須按照這樣做。
蓋房子的人,知道李小月厲害,也就按照李小月的要求做好。
試過之後,那個人當即表示,回家他們也弄,冬天就好過了。
正房給老夫人住,旁邊的廂房給僕人住,邊上還有一圈房子,是給侍衛住的。
角樓上,也做了調整。
侍衛在裡面,視野更好,而且還能防風。
公孫廉欠身給李小月行禮,“謝謝,小月。”
李小月笑笑,“不用謝,都是親戚,應該的。這幾天傢俱就會送來,十天後,我親自去接老夫人,來這裡住下。”
公孫廉很滿意,又拿出那個房契,“小月,千味坊,送給你,你怎麼不要?”
李小月趕緊後退兩步,擺手拒絕,“那可是日進斗金的鋪子,算是你們公孫家最賺錢的鋪子之一,我可不能要。”
“再說了,我做的那些,也不是單單為了公孫家,是為了咱們藍山縣,鎮西關保住了,咱們才有好日子過。”
“這就是對我最大的回報,不需要你單獨給我家補償。更何況,紡車和織機賣給齊家,十萬兩銀子。這是以前我想都不敢想的。”
“那個齊大掌櫃如此爽快給錢,也是看在公孫家的面子。我心裡有數,其實我佔了公孫家不少便宜。不仔細算,都算不清。”
“現在毛線五兩銀子一斤,價格很高。我估計齊家那邊還會繼續購買羊毛線,後續賺錢更多。窮的時候,銀子越多越好。可現在家裡生意起來了,銀子越來越多,未必就是好事。”
即使到了明年,沒有那麼貴,但一年下來,也能賺很多錢。
另外,她還有棉花呢!
用途更廣!
棉花可以織布,可以做被褥;棉籽可以用來榨油,雖然不能吃,但能用來照明;棉柴可以燒火,燒出來的灰還能施肥。
錢不是一天賺完的,細水長流才是王道。
公孫廉見狀,只得把地契收起來,“你都說了這麼多理由,我要是堅持,只會讓你感到困惑,這不是我的初衷。”
這還是李老漢親自還給他的,那眼神,看得他差點無所遁形。
看完了房子,李小月邀請公孫廉在家裡吃飯,把老父親和哥哥們叫過來作陪。
公孫廉欣然應下,下來一趟不容易。既能辦事兒,還能吃到可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