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比牛車快很多,很快到了城裡公孫家。
管家福伯看到李老漢、李小月、李長歡恭敬上前,“李老爺,李娘子,長歡小姐,長福少爺,老夫人和老爺吩咐,你們到了,就直接帶你們進去。”
原本在門口排隊進入公孫家的那些賓客,都非常震驚,看向李小月一行人。
有些相熟的人,紛紛交頭接耳,私下議論。
很多人不認識李小月,但認識李長福,管理李家鋪子,在縣城小有名聲。
原本他們並不覺得李家如何,但看到公孫家如此禮遇,也開始重新審視農家出身的李家。
福伯親自帶著李小月等人來到客廳,沒想到除了下人,只有公孫老夫人和公孫先生。
公孫先生的目光,在李小月進來的時候,就落在了她手上的兩個盒子。
那個盒子裡準備的是什麼呢?
公孫老夫人輕笑,“免禮,小月,上次你說要給我做改良的葉子牌,這次帶來了嗎?”
李小月點頭脆聲笑道:“回老夫人,帶來了!就在這個箱子裡,不過今日是公孫先生的生辰,咱們打牌合適嗎?”
“合適,有什麼不合適的。”公孫老夫人站起來,徑直走到桌旁,“倒出來給我看看。”
李長歡把裝著雀牌的箱子,放在桌上倒了出來,跟老夫人講解認牌。
李小月把上面的小盒子交給了公孫廉,“公用先生,生辰安康。”
公孫廉起身,伸出雙手,“多謝李娘子饋贈生辰禮!”
李小月又把另一個盒子,呈給公孫老夫人,“老夫人,這是我爹給您準備的禮物,還請收下。”
公孫老夫人詫異,“我還有禮物?哎喲喂,今天收雙份禮,沾了廉的光。”
此時她不認牌了,開啟盒子,從裡拿出來合併起來的摺扇,輕輕推開,“松鶴延年圖,當真不錯,這是小月你畫的?”
李小月笑笑,“以前學過幾筆,讓老夫人見笑了。”
幸虧原身李小月為了追趕劉雲德的腳步,不停學習,還盼著紅袖添香,一腔真情錯付了。
公孫老夫人看向後面的詞,“這個像詩,又不像,但寓意美好。小月,你有大才。”
李小月擺手,謙虛回答:“無意中聽到別人吟誦的,記下來,並不是小月所作。”
公孫廉迫不及待開啟盒子,從裡面拿出來,也是摺扇,輕輕推開,一幅孤傲堅韌的青竹圖。
一簇簇的青竹,立於岩石縫隙之中,迎風搖擺,頑強堅韌。
這首詩透過吟詠立根於破巖中的勁竹,誇讚其絕不隨波逐流的高尚情操。
在這一刻,公孫廉內心最深處被重重一擊。
他覺得有人懂他了!
以他的聰明才智,考上功名,只要循規蹈矩,隨波逐流,假以時日,必然能夠青雲直上,當官做宰。
在考上功名之後,回鄉祭祖,恰逢契國犯邊,他協同霍將軍一起大敗契國進犯。
從那時候開始,他意識到大嚴經過二十多年休養生息,已經有很多文官,但武將卻越來越少,謀略超群的軍師更少。
他棄筆從戎,開始戎馬半生的軍旅生涯。
即使曾經身受重傷,也從不後悔。
公孫廉不想讓人看到他失態的模樣,稱讚摺扇很好,他很喜歡,走出去。
站在他花園裡,他抬頭遠眺,心胸開闊,鬥志昂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