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南下,與第一次到建鄴時的情景不同。
司馬景文到達建鄴一個多月了,除了謝澄,其他世家大夫皆不曾前來拜訪,大有觀望之勢。
對江南世家的表現,王導和顧榮不禁有些憂慮。
相比江南各世家的冷漠和觀望不同的只有謝澄,他更希望司馬景文可以在這亂世之中,在江東爭得一席之地,讓謝家登上政治舞臺。
謝澄深知,謝家雖然號稱江南第一世家,但政治根基並不深厚,與琅琊王氏更不可同日而語,他期待著有朝一日,烏衣巷謝家能夠成為像琅琊王氏一般的家族。
因此,他對王導也是盡心的幫助,就連王氏的府邸,也是謝家在烏衣巷擇了一塊極好的地,贈給王導建的。
兩家因此還結了姻親。
這日謝澄約了王導、顧榮,專程前來琅琊王府。
“王爺來建鄴一月有餘,卻不見各世家前來拜會,更談不上得到他們的支援了!”
顧榮首先開口道。
“是呀,景文若想在江東立足,必定要得到江南各大世家的支援呀,可如今看來,他們似乎並無此意。”
王導面露憂慮之色,他來江南經營數年,深知江南大族的支援對於司馬景文的重要。
而謝澄道:“琅琊王雖然躬謹仁德,當年徵糧一案頗有盛名,可如今天下時局如此,宗族世家的力量已經超過了皇權的影響。許多豪族,自西漢時起,已經興盛了幾百年,雖王旗變換,可世家依舊。這便是亂世中的道理。”
聽完謝澄的話,王導和顧榮深以為然,他們琅琊王氏與吳郡顧氏皆是如此,有道是鐵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權。
司馬景文聽完,也是深以為意,這天下無論誰當權,都離不開門閥世家的支援,於是司馬景文恭謹的衝著謝澄道:“謝博士所言極是,司馬景文悉聽教誨。”
謝澄回禮:“小人不敢,謝鯤和謝褒蒙琅琊王照顧多年,在下定當竭力支援琅琊王。”
隨後謝澄繼續道:“江南各地有影響力的幾大世家,分別為會稽虞氏、魏氏、孔氏、賀氏四姓,吳郡顧氏、陸氏、朱氏和張氏,顧氏的主公就是顧大人,所以吳郡的顧氏是琅琊王最有力的支持者,但是想要說服其他士族,有一個人他可以幫得上忙。”
謝澄說到這瞥了一眼顧榮。
“你是說陸琉?”
顧榮明白謝澄的意思,自己是吳郡顧氏的當家人,而朱氏是自己夫人的孃家,自然都沒有問題,但是要想說服陸家,一定要先去見陸琉。
“自陸機、陸雲兄弟死去,陸琉便是吳郡陸氏的當家人,雖然他性格過於清高,但在各大豪族世家之中的影響力卻很大。”
王導也明白了謝澄的意思,顧榮是陸機、陸雲兄弟生前最好的朋友,號稱“洛陽三俊,如今能請動陸琉的,恐怕只有顧榮了,連謝澄都不行。
“所以必須請陸琉出仕。”謝澄點點頭。
“好,本王同顧榮一起,親自請陸琉出仕。”
司馬景文對謝澄的建議深表贊同。
“如今天下紛亂,九州分裂,江南草創,正是用人之際。古時王者聖人,每到一處,無不恭敬耆老,存問風俗。琅琊王除了要親自拜訪各大世族,還要參加江南的風俗活動。”
謝澄繼續建議著。
“正巧,再有一月就是秋禊祭祀之時,江南會有隆重的祭祀河神活動,無論是民間還是官府,都會舉辦活動,也會有曲水流觴詩會,屆時各大世家、才子都會參加,正是琅琊王立身行道、傳播聲譽的好時機。”
王導算著日子,覺得秋褉是琅琊王樹立威信的一個好機會,所以建議司馬景文要好好準備,參加秋褉河祭。
“沒錯,所以此次秋禊祭祀還需刺史大人辦得隆重一些。”
“這個沒問題,此事就交給我刺史府。”王導欣然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