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承誠出發前,必須要跟卓青琳通訊,這是任務。一旦去了天際星,可能就不是一兩天能回得來的。如果不跟卓青琳說清楚,哈哈,下一次的河東獅吼,會讓他痛不欲生。
銀河系那邊,柏先纖和柏飄颻依然毫無訊息。時間過去那麼久,著急也沒用。
卓青琳魯有志聽從了柏承誠的意見,將所有贔屓衛全都撤了回來。並將卓青琳手上所有的么米機器人,全都用於佈設大小麥哲倫星系的實時通訊系統。
這套系統,依然不對外,僅用於銀聯內部的通訊,以及少數跟銀聯有密切關係的人被贈予了靈訊。比如烏拉爾,比如拉米雷斯,比如範恭明、夜歌勐、蒂爾尼斯等。
銀聯徹底從政壇上撤出,不再參與銀河聯邦的任何政務。在張仁枚的主導下,重新構建了新的連鎖商業模式,全都按照柏承誠這邊的模式來。
原來的銀行系統,太空高速系統,量子通訊系統,科研等等,全都交給了聯邦。這自然是有代價的,聯邦必須在資金或者稅收上予以補償。
也就是說,銀河的銀聯,變身成了一個僅僅擁有兩顆私有星球的純粹商業連鎖公司,只經銷,自己不出產任何貨物。這對聯邦就不存在任何威脅。
當然,商場之間的傳送陣是存在的。但依然沒有萬靈界的商場方便,因為用傳送陣傳送物資,耗能不菲,以致利潤極低。
所以,銀河銀聯還保有運輸船隊,用於銀河各大旋臂之間,以及從銀河系到大小麥哲倫星系之間的貨物運輸。
但是,銀聯的船隊,不接受對外的物流業務,只運送自己的物資。
這一點,極大地促進了銀河系和大小麥哲倫星系等處的飛船生產業務,貨物物流業務等等。
那三個星系,此時可謂欣欣向榮。不過隱患依然存在,而且很大,那就是不知道天鷹人下一次‘光臨’到底是什麼時候。
天鷹人肯定是會來的。按照柏承誠的判斷,人家是一個大世界耶。事情越鬧越大,作為一個大世界,他們能輕易放過銀河系?
現在已經不是從銀河系獲得科技的問題了,而是銀河系殺了那麼多的天鷹族人。
再者,天鷹人本就擴張成性。現在他們周邊擴無所擴,必須尋求突破。銀河系雖然離他們很遠,但未必不是一個突破點。如果在外圍站住腳,還順便獲得了銀河的科技,再回過頭來夾攻他們此時遭遇的強敵,說不定會有意外的收穫。
事情已經從東鷹域擴張到了摩鷹領。如果再被天鷹界的高層知道了,下一次銀河系面臨的天鷹大軍,那就不是一兩百億的問題,而是無以數計。
當然,也不能說銀河這邊就一定絕望,因為天鷹人遠涉星空,後勤保障極其困難。再就是聯合起大小麥哲倫星系,銀河系有了戰略縱深。還有就是這些年,銀河系在飛速發展。即使柏承誠不在了,但鯤鵬系列已經發展得比較完善了,綜合戰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修煉文明上,銀河系也不曾停下腳步。就像當年地球人走向星際開發時代差不多,武力和經濟實力出現井噴式發展。現在的銀河系,大力鼓動民間力量探索星空,飛向本星系群的其他星系探險、開發、殖民、經商、交流等。
已經有不少冒險者組隊去了御夫座星系,六分儀座星系,仙女座星系等等。
其中,原來的那些世家最是踴躍。他們在銀河系和大小麥哲倫星系的發展,差不多到頂了呀。要想像原先那樣操控國家的體制來獲取特權利益,不容易了。再就是卓家在小麥哲倫星系,張家,李家,赤龍家族等在大麥哲倫星系獲得的利益太讓人嫉妒了。
卓家再一次登頂銀河世界的舞臺,成為首屈一指的大家族。卓青陽堅持退出政壇迴歸銀聯,方星航對此也深表贊同,而柏輕雲柏驚鴻又對政治沒多少興趣,使得小麥哲倫星系最後交到了卓青青手上。
現在卓青青自任小麥哲倫星系總督,承認小麥哲倫星系是銀河聯邦的一個特區。不過僅僅是名義上的,外交上的,不會讓聯邦干涉小麥哲倫星系的政務和軍務。
赤龍娉婷此時正全力幫助卓青青,不過她說了,自己是銀聯人,終究會回到銀聯。
大麥哲倫星系那邊,依然是烏拉爾在總管軍政。
烏拉爾沒有迴歸銀聯,而是拿著銀聯分配的利益,使勁發展軍務。可以說,這是一個值得柏承誠欽佩的人,他一直在為天鷹族的下一次入侵做準備。
但他也沒有接受聯邦的招攬,並未承認大麥哲倫星系是銀河聯邦的一份子。
按照張仁枚的說法,他在等柏先聲的態度。意思是如果柏先聲想要大麥哲倫星系,他會讓權,自己迴歸銀河系為抗擊天鷹人做準備。
但是柏先聲卻既不說想要,也不說不要,而是在大麥哲倫星系一顆星球上任基層政務官。
或者,他想在工作工程中,在鍛鍊自己能力的過程中,進一步認清自己,看看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還有一點,那就是他似乎擔心一旦自己接受了烏拉爾的好意,會讓李家坐享其成。
不是他不願意李家沾他的光,而是因為一旦李家坐大,他很為難。打擊李家吧?祖爺爺不高興。不打擊李家吧?大麥哲倫星系必將落入舊有世家政治的窠臼。
張家如何,張仁枚沒太大興趣,公開跟烏拉爾交流過,沒必要在乎她的感受。而且也轉告了柏承誠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