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應渠這裡吃過晚飯,又陪老爺子聊了一會兒家常,牧原三人就告辭離開了。來到校園不遠處的一個巷子口,鄭步和付偉已經在那裡等著了。
“老么兒,你怎麼才來啊?我們都等半天了!”鄭步抱怨著,順手把手裡的包遞了過來。
“今天有事嗎?”
“別的倒沒什麼,不過宿舍管理員阿姨倒是過來了一趟,說是學校保衛科找你,讓你過去一趟!”付偉說,“當時你電話也打不通,樓下阿姨等了一會兒就回去了,只是交待我們告訴你一聲!”
牧原點點頭,思考了一會兒,說:“老大,偉哥,今天你們沒見過我,還有這個東西,上次我房子被盜的時候一起弄丟了,明白了嗎?”
“放心,我明白!”鄭步點點頭,“那你現在怎麼處理這東西?”
“我找到個好地方,後續不會再有麻煩了!”牧原將包包背了起來,就想伸手去攔車。
“還是開車去吧!”鄭步把鑰匙遞了過來,“這會兒打車的人多,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呢!”
“不行!”夏雪搖搖頭,“如果真有刑偵盯著,他們肯定會注意到這輛車子的!”
牧原也同意夏雪的說法,上次交警為難這輛車子就說明曾少敢已經知道他們買車的事了,現在為了得到聚靈棺,他們不可能不打這輛車的主意。
“老大,你們開車出去轉悠幾圈吧,我們還是抄小路打車走!”為了以防萬一,牧原還使出了個調虎離山的計策。
“好嘞!”鄭步一笑,“我和老二這就走,如果真有人跟著,我們就帶他們去郊區散散心!”
“路上注意安全!”牧原交代了一句,就率先鑽進了一邊的小衚衕。
在路上繞了幾個圈,將近子時的時候,三人終於來到了通遠門。此時已經是半夜,又是深秋初冬交替之際,雖然還時不時地有些車輛從城門透過,但城門上卻已是一片靜寂。
在港臺一些堪輿學著作中,經常提到所謂“鬼門方位”和“鬼門線”,“鬼門”一詞出自《周易》,古人覺得居住環境離不開氣,有氣才有生命。因為氣的流動必然產生氣場,在氣場進出的必由之路設定風水局對本人很有幫助。大到一座城市,小到一個宅院、一個房間都有一條鬼門線。
以宅院為例,就是從宅地的中心看,東北45度範圍內叫做“表鬼門”,西南45度範圍內叫做“裡鬼門”。“表鬼門”在羅盤的對應方位是醜艮寅,“裡鬼門”在羅盤的對應方位是未坤申。而透過東北、西南的中心線叫“鬼門線”,即羅盤上的艮坤線。
通遠門就在陪都古城的東北角,處在鬼門附近,另外古時通遠門外曾是一片亂墳崗,素有“銅鑼響、有人亡;通遠門,埋死人”的歌謠在民間傳唱。
在通遠門上站了大約有一刻鐘的時間,牧原來回踱了幾圈,似乎是在丈量著什麼,口中還不時地喃喃自語著什麼。夏雪想問幾句,不過看到牧原一副全神貫注的樣子,就又打住了。
“找到了,走吧!”牧原說。
“找到什麼了?”夏雪奇怪地問,難道是找到那個姓蔡的老頭了嗎?可是這城門下亮著不少的路燈,她沒發現有什麼人啊。
下了城門,牧原朝著不遠處的一個狹窄漆黑的小巷子走了過去,才走出幾步,他就停住了腳步。
“你確定要跟我們去嗎?”牧原問,“現在回去的話還來得及!”
“確定!”夏雪肯定地回道。
牧原就不再說話了,繼續朝巷子裡走去。才進入小巷子,夏雪就感覺到一股子溼寒的氣息迎面撲來,裡面還夾雜著難聞的氣息,像是腐爛的氣息,又像是尿騷的臭味,讓人直覺得噁心。夏雪皺了皺眉頭,就想用手掩住口鼻,可看到龍靈兒一副渾然不覺的樣子,就又強自按下了這個想法。
從進入巷口開始,牧原就在默數著腳下的步子,走出不遠的一段距離,他就在一個轉彎處停下了腳步。夏雪四下裡打量了一下,這是一個三岔路口,一條是來路,一條向下直奔下一個街道,還有一條卻是上坡的石坎路,石坎路很短,也就是二三十個臺階的樣子,迎面是一堵破舊的牆壁。
這一下夏雪就搞不懂了,臺階的盡頭是一堵牆,那這路是修給誰的啊?可看這石階路的破敗程度,顯然以前是常有人走的,難道這堵牆是因為拆遷或者改建後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