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和您當年一樣,擔心天下人的安危。當年的皇子不怕妖邪。後來您成了皇上與妖邪劃清了界限,現在皇上身邊沒有任何妖邪,過得可好?”
“放肆。”
皇上突然怒道。
“先生可知道,當年朕為何沒有殺你?”
無鬼生肩膀微動,自斟自酌,明明是在吃茶,倒像是在賞酒。
“皇上的心思,臣不敢揣度。”
腰間銀鈴陣陣,風吹草卷,風很低,貼著大地默默經過。他端起碗,飲了一口,僅僅一口。
皇上又道:“當年眾臣一再上本,讓朕殺了先生。這宮中不該留天師這樣知天象,通鬼神的人。朕一心護你,卻也要平眾臣之心,而你卻偏偏鬧出造反的詩詞。
說什麼,‘沉香慢火轉乾坤,池上水調使星迴,浮名誤,雙棲處,不改朝霞不入仙。’
先生說說,這樣的詩詞究竟何意?
原本向著先生的大臣一夜之間聯名上書,要求朕殺了你。
朕思量再三,數夜未眠,思前想後,念先生於朕年少之時相伴左右之情,不忍下旨。
朕當年不如其他幾位皇子那般天資聰穎,每讀四書五經,兵法韜略總是磕磕碰碰,一知半解。都是先生在一旁細細教導,耐心陪伴。朕又想到自己自幼體弱,是先生偷偷揹著先皇傳授武藝,助朕身體日益健朗。也算是再造之恩,怎能輕易恩將仇報。”
“多謝皇上不殺之恩。”
無鬼生坦然言之,面無半點驚恐之色,似這一切本在意料之中,又好像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先生若以為,可以輕易放肆,朕拿先生沒有辦法,那就是大錯特錯了。”
無鬼生搖搖頭道:“不敢,臣當然沒有此意,只是多年不見皇上,今日一見,一時間也是思緒萬千,念及故人,心中不禁有些惆悵,出言缺乏謹慎,還請皇上莫要怪罪。
當年路林山一案涉案官員超過一百一十二人,涉案人數七百三十四人,後宮更是有三位皇妃因為寢殿中有不明由來的宮外之物,被賜白綾和毒酒。
而在那之前,皇上仁慈,總算還是放了那位姑娘離開。也帶著《分海謠》的秘密,一同在這塵世中消失了。
皇上本該再無煩憂。”
“可如今這亂世,先生不覺得和那《分海謠》所預言的亂世,過分相似了嗎?”
“皇上只是太緊張了,方才臣就和皇上說了,若是心中有蜜,白茶亦有甜味,若是心中有苦,則需要更苦的涼茶方能退苦攬甘。”
無鬼生恭敬的神情令皇上緊繃的龍顏,稍稍緩和,遂又嘆氣道,“莫非那《分海謠》所說都是真的?”
無鬼生道:“當年那位姑娘說過,《分海謠》既是救世之書也是滅世之書,或者說,究竟是救世還是滅世,根本無人知曉。那位姑娘才會說,若要江山穩固,千秋萬代,最好的辦法是永遠不要讓《分海謠》落在任何人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