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巫醫覺醒。
海枯終見底,人死難知心。
趙儒也不知哪來的膽量,竟然在朝堂之上公然提起北斗九星之事。雖說此事乃司馬太史死前之言,但難保皇上不遷怒於他。
也不知是一片赤膽忠心,還是處世不深,不懂為官乎謹言慎行之道。
再看他一臉呆木呆樣,站的又遠,上午的光在他身後亮作一片恍恍燦燦,他的臉皇上也著實看不清楚。
趙儒道“啟奏皇上,此事司馬太史死前也沒有說清楚,臣也沒有知道多少啊。只是從北斗九星本身推延,這預示預示了”
“莫要吞吞吐吐,有什麼就說。”
皇上令道,稍顯不耐煩,君臣之間有時候隔著重重山,萬里水,有時候又是近在咫尺,時而叫人覺得疏遠,時而又擔心太近。
帝王自古皆孤獨,唯有日月常相伴。
趙儒倒是一副不怕牽連,言無不盡的坦然姿態。
雖說第一次在朝堂之上說話,忍不住身體顫抖,雙腿發軟,但說著說著也就稍稍輕鬆了些。
真好像信那有福之人,千毒萬難莫能害他。無福之人,隻言片語也遭牢獄。
“二子奪嫡,天下大亂啊。”
那自認有福之人,還是說了天下之大不韙的話,朝堂之上人人皆能厲聲怒斥。
“放肆。何來二子奪嫡一說?”高倫首先站了出來,上聲喝道。
兩人官階不過差了一級有半,照理高倫也不能如此擋著眾臣直面如此怒斥一位官員。
“是啊是啊,皇上切莫生氣,萬萬不要著急,這趙儒也不知道哪裡聽來的這種妖邪之說,竟然還在朝廷之上大放厥詞,真是該死,這就叫人除了他的官服,拖出去。”
季總管急忙傾身向前,安慰皇上,又給站在下面的司徒南和高倫使了個眼色,那意思司徒南和高倫自然是明白。
兩人平時在朝堂上不少針鋒相對,但遇到這種時候,總能冰釋前嫌,站在一邊。
隔岸觀火或是火上澆油,都是諳熟於心,駕輕就熟。
二子奪嫡歷來都只會帶來不幸,小則擾亂朝綱,大則兵戎相向。大皇子深得民心,又文韜武略樣樣出類拔萃,作為長子,自然是太子的不二人選。請問何來二子奪嫡之說?
如此顯而易見之事,自然不容有人心生懷疑,惹出事端。
大皇子雖然未曾想過招攬黨羽,但朝臣們念及自己以後的榮華富貴,能早做打算的,絕不等到日後籌謀。
自己行的路自然是越寬越好,越平坦越好。
而留給別人的道,則山高水阻由天不由人。
隔岸觀火便是。
莫要害人,不落進下石,僅是見難不救,也是情理之中,算不上為惡。
此等風氣盛行多年,皇上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