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個,劉繼祖在電視裡看過,但想到吃這些東西就犯怵。劉繼祖點點頭,連前面吳倫給的暗器一起,一樣一樣把東西放回原來的位置,放完後他發現這個袋子快滿了,還挺沉。他現在穿著裝備,揹著百寶囊,感覺增加了不少負重,好在他身體強壯,這點負重對他沒太大影響。
他撫摸著身上的裝備與百寶囊,問道:“師父,我用一直這麼穿著嗎。”
“那看你了!我覺著像你現在這樣,與人無冤無仇的,又沒有什麼貴重物品或財物,說實話不穿也沒事。但如果你處在危險之中時,就不是穿不穿的問題了,而是不能脫。你這套裝備,除了拳套,穿好後,再穿上外衣,基本看不出來。所以我倒建議你一直穿著它,養成好習慣。因為你現在江湖經驗淺,穿著它多少能起到些保護的作用,而且穿著它也算負重訓練了。至於百寶囊,就要隨時都要貼身攜帶了,只是平時放到後面別漏出來就行。今天差不多了,你回去準備一下吧,把買房和田地的事交代好。明天一早,你穿戴好,準備好乾糧,咱們在約定地點見。”
“師父,這百寶囊要多少錢啊?”劉繼祖要出門的時候隨口問道。
“這東西和你那套裝備是半年前一起定的,都是透過我那個朋友置辦的。百寶囊這套東西是咱們書院出的,自己人買可以打八折,算在一起差不多二十五兩吧。”
劉繼祖摸摸裝備又摸摸百寶囊心裡十分高興,穿好外衣,又謝了師父,辭別了師孃就回家了。
劉繼祖回家後把一家人都叫了來,把田先生家的事簡單地說了一遍。
劉老漢聽了氣不打一處來,罵道:“這趙家人真是狼心狗肺,祖兒,這個忙咱們一定要幫!”
劉老漢今年才五十多歲,身體依然硬朗,還是一家之主。自從劉繼祖考上秀才,減免了家裡的賦稅後,劉家的日子越來越好,省下來的錢買了不少畜禽,還買了些田地。他們一家對田先生那是感激不盡,因此一聽要幫田先生的女兒,立馬就同意了。
劉繼祖又把師父交代的話給祖父和父親交代了一遍。
劉老漢笑道:“繼祖你放心,那牙人和咱們還沾點親呢,這些事我和你爹一定辦好。”
劉繼祖放下心來,這才說自己要到定襄縣城買書,要出去四天左右。
一家人聽了,都有點擔心。
劉繼祖寬慰了家人,說有人同行,不用擔心。自己又不是第一次出門,前面出去跟著田先生去考秀才時就出去了好幾天也沒事,讓家人放心。
家裡人沒辦法,現在農活甚忙走不開,只好不停地叮囑,他母親趕忙去為他準備乾糧和簡單的行李。自從劉繼祖考上秀才,家裡得了好處,對他讀書那是百分百地支援。地裡的活都不讓他幹,劉繼祖只能幫著收家、做飯、打掃衛生。
第二天一早,劉繼祖就收拾好上路了,一家人一直送到村口才回去。劉繼祖心裡暖暖的,他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讓家人過上好日子,好好報答他們。一路上有人時他就走慢點,等到了沒人的地方再加緊腳步,十里地半個時辰就到了。
吳倫早坐在路邊,揉著鐵核桃等著。小黑沒有跟著,它已經老了,吳倫捨不得讓它跟著。吳倫見劉繼祖到了,也不說話,起身前行。
劉繼祖在後面不緊不慢地跟著。
眼看路上沒有行人了,吳倫才停下來道:“咱們後面要加快速度了,最起碼要趕上馬車的速度,趕到驛站那裡,否則就只能在路上找個人家借宿了。把包袱收拾一下,繫緊點,咱們在縣城要準備的東西很多,最少要提前一天到,只能走一截夜路了,晚了我怕時間不夠。”
兩人把包袱又整理了一下,緊緊繫住。準備好後劉繼祖朝師父點了點頭,然後吳倫在前,劉繼祖在後,兩人施展起了萍蹤步。只見兩人稍微伏低身體,向前竄出,他們的每一步踏下都十分講究,都是藉助於地形來發力。身體騰空後調整重心與呼吸向前滑行,一步踏出就是一丈遠,速度比平常快了幾倍。除了路邊有村鎮人家或看到行人時會停下來快步透過外,沒人時他們都保持這樣的速度急奔。
這是劉繼祖第一次在院外長時間施展自己的武技,這時他更深切體會到了這裡與前世的差別。他發現在這裡即使走了這麼遠的路,他卻不覺著多累,似乎空氣中有某種能量在滋養著他。眼看師父離得越來越遠,劉繼祖停止了胡思亂想,調整好呼吸,加緊腳步跟緊師父。他現在心裡既緊張又興奮,心想自己終於踏出行走江湖的第一步。
天徹底黑下來後,吳倫慢慢停了下來,“天差不多黑透了,咱們已經走了一大半的路了,到前面驛站附近找家客棧歇歇腳。明天咱們早點出發,估計中午不到就能到縣城了。待會兒你別說話,我來應對!”
劉繼祖點點頭,他要好好學一下,看師父怎麼應對。
兩人以常人速度快步走了半盞茶的時間,見到了一個驛站。這驛站建在一個鎮子旁邊,周邊有不少家客棧飯館。因為這是去縣城的必經之路,生意還不錯,吳倫找了一家挨著驛站裝修最好的二層樓客棧。
一進門,掌櫃的就招呼了過來,“兩位客官,來的這麼晚!吆,這位客官,您以前是不是在我們這兒住過?”
吳倫笑道:“掌櫃的,我在您這兒可住過好幾次了,最早半年前還在您這裡住過。趕緊給我們準備點好吃的,因為臨時有事要到定襄縣城,錯過了宿頭,這才晚了。再給我們準備一個房間,另外加個地鋪。”
那掌櫃的見是熟客,更加熱情了。把他們引到桌前,還把櫃檯前的油燈端了過來,然後一邊擦桌子,一邊問道:“兩位要吃點什麼啊?”
“你們家拿手的,燉的爛熟的清湯羊肉,炒一大盤時鮮素菜,再切一盤豬頭肉,六個大饅頭,再打一壺最好的酒來。”
“客官,咱們店裡的饅頭大,普通人一個就夠了!”掌櫃的好心提醒道。
“我還不知道嗎!我侄兒還在長身體,我們飯量大,吃得多,少不了你的錢,快上來!”
“好唻,兩位稍等!”掌櫃的高聲回應,轉身進廚房去收拾飯菜了。
劉繼祖這時問道:“師……啊,伯父,這住店有什麼講究嗎?”
吳倫看了他一眼,對他能及時反應過來還算滿意,“這個問題問得好,住店的學問大了,我簡單跟你講講。住店最好選老店,開的時間長了,信譽就有保障,各方面都不會差,否則開不了那麼長時間。以前住過的更好,那就知道這家店的基本情況。比如門在哪兒啊,窗戶在哪兒啊,大路在哪邊,小路在哪邊,哪裡適合逃跑,什麼菜好吃等等。”
“外地人怎麼知道哪家是老店?”
“當然,外地人不知道哪家是老店,那你就選離著官府衙門近的,這樣的店相對安全,雖然可能貴點。沒有官府衙門之類的就選在繁華路段,生意好的,一般也錯不了。儘量不要選地處偏僻的客棧,在荒郊野外的客棧千萬別住。寧可找個山洞破廟住也比那安全,實在找不到吃飯的地方了,也別在那裡過夜,可以白天時在那兒點些吃的,帶到沒人的地方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