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祖這時不合時宜地來了一句,“雖然是郭開陷害,說廉頗一飯三遺矢是故意誇張,但吃的多拉的多應該也錯不了!”
楊勝武聽了被嗆了一口,不住咳嗽起來,但好像還是聽了進去,後面也有所收斂,沒有吃那麼多。
第二天,他們早早起來,吃了早飯,收拾好東西。楊勝武和劉繼祖退了房,把脫下來的內甲、百寶囊、護臂、兵器等物都交給了吳倫保管,然後吳倫就駕著馬車,把他們送出了城,來到了城南碼頭。
他們在車上穿好保暖衣物,換好了買來的那兩套行頭,然後下了車,劉繼祖揹著那兩卷皮毛褥子,楊勝武揹著饅頭和鹹菜。然後他們身上只留了一小點銀子和一份過所,藏在了衣服裡用來應急以及來回擺渡用。
一切準備就緒後,他們就去了碼頭那裡,交了船費坐上了渡船。漢江這一段江面開闊,確實是天然的屏障。兩人過了江,來到了南城,但他們沒有在南城過多停留耽誤時間,而是直接穿城而過。
劉繼祖則趁機仔細觀察了一下南城。這襄州南城確實如木毅所說,城池堅固無比,比北城和堅固太多了。劉繼祖現在已經不是什麼都沒見過的菜鳥了,他走南闖北,也見過晉陽城、金陵城和揚州城等大城,但單從城牆和護城河來說,卻以襄州城的南城為最。
劉繼祖從沒見過這麼寬的護城河,這簡直就像把漢江引到了城牆周邊一樣,城牆也是高大寬闊,都是用條石和巨大的青磚築成,說是固若金湯一點也不為過。
他心裡想,只要有足夠的糧食和士兵,這個城市在那個時代幾乎是無法攻陷的,只能把城市周邊都佔領了,然後包圍起來,直到裡面沒了糧食為止,要想攻打這樣的城池實在是困難。
南城比北城要繁華的多,商鋪和人也多得多,且到處都是富商巨賈,達官貴人,各個都是穿綢裹緞,非富即貴,除了沒有外國人以外,和揚州城的繁華程度居然有幾分像。
聽木毅說,這裡是太守和州丞的地盤,怪不得木毅可以一個人就佔了北城的供奉,這裡的供奉可比北城高了不止一倍。很快,他們就穿過了繁華的南城,來到了南郊。
這一出城,簡直就像天上和人間的差距一般,城外面是一片蕭條,百姓普遍窮困,流民乞丐到處都是,簡直就是兩個世界一般。楊勝武帶著劉繼祖混到了這些流民裡,很快就消失在了人流裡,十分適合隱藏身份。
劉繼祖這也是第一次近距離接觸這些人,他發現這些人都是普通百姓,農戶居多,且大多拖家帶口,有些還有車馬牲畜,帶著全家的家當一起流亡。從劉繼祖的經驗和路上聽到的談話來看,這些流民多是附近百姓,因為楚王的賦稅盤剝,不得不變賣了家產房屋交稅,然後遠走他鄉尋找出路。
劉繼祖看著這些離鄉背井的百姓,心裡五味雜陳,對楚王這個雜種更是恨得牙癢癢。
他們跟著人流,一路南下,很快就進入了山區,但這裡是峴山,裡面遍佈名勝古蹟,寺廟觀宇,還有很多商鋪和村鎮,住著很多人,並不適合屯軍,也沒有山賊。
他們繼續南下,傍晚時分深入到了荊山山脈的深處,路上慢慢沒有了行人,周圍也不再有村鎮。不知道是因為這裡距離山賊的山寨還遠,還是山賊看他們是流民打扮就沒現身,或者這個時間山賊們也回山寨吃飯去了,不管怎麼說,他們也沒遇見山賊。看來在這亂世,對於男人來說,貧窮才是最好的保護。
眼看天色已經差不多了,他們既要準備吃的,又要尋找晚上睡覺的地方,天黑前要多留點時間才行,於是他們就從路邊進到了山林裡,按照楊勝武的經驗,找了一個隱蔽背風的地方,打算今天晚上就在那裡休息了。
劉繼祖放下行李,找了些柴草,生了一堆火,這辛虧他把百寶囊裡的火鐮帶在了身上。
楊勝武走了一天的路,也有些累了,他把皮毛褥子墊在屁股下坐好,看著劉繼祖找柴點火,笑道:“這個東西不錯,可以帶著!”
等他們把火點著,劉繼祖找了一根樹枝,用短刀削了皮,把四個饅頭穿在上面烤了起來。不一會兒,烤饅頭的香氣就傳了出來。劉繼祖把烤好的饅頭拿了一個下來,遞給了楊勝武,楊勝武接了過來,就著鹹菜,香甜地吃了起來,看那樣子就像在吃山珍海味一般。一邊吃一邊說道:“在外流浪還有熱的吃,實在是福氣,看來你跟著吳倫還是學了點東西。”
劉繼祖笑道:“我哪能跟師父比,他出來都是帶著各種調料和醃菜、醬菜、泡菜、腐乳的,即使在野外吃也是很講究的。”然後他也拿了一個烤好的饅頭,學著楊勝武那樣就著鹹菜吃了起來,味道雖然還可以下嚥,但遠沒有楊勝武表現的那般美味,心想自己在心態上和師祖還是有不小的差距,最起碼在這樣的環境下,自己就做不到師祖那樣自在舒適。看來楊勝武能在幾十年嚴酷的環境下生存下來,絕不僅僅因為他武技高,經驗豐富就行了,這心態也十分重要,否則逃亡這麼多年早就撐不住了。
兩人剛吃完一個饅頭,正要再吃一個時,突然從山林裡鑽出了十幾個人來,手裡都拿著棍子,直接就把劉繼祖和楊勝武圍在了中間。劉繼祖嚇了一跳,正要起身,卻見楊勝武只是掃了一眼,沒有理會,而是看了劉繼祖一眼,意思是讓劉繼祖處理。
劉繼祖也定下了心神,坐著沒動,他先仔細觀察了一下這些人,只見他們衣衫襤褸,這麼冷的天穿著也十分單薄,臉上身上都很髒,看年齡都是十五歲左右的少年,且都是男孩。
這些人卻沒把目光放在劉繼祖兩人身上,他們都是盯著劉繼祖烤好的饅頭,同時還不住地吞嚥著口水,劉繼祖甚至都聽到了吞嚥口水的聲音。
這時其中一個個子最高的站了出來喝道:“呔,此路是我栽,此樹是我開!呃!不對,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打此過,留下饅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