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客商很不高興,有幾個還想動手,估計是江湖中人。但一看到那兩個身穿灰衣的毒武者後,就沒人再有意見了,都乖乖等著,狠話都不敢說,看來無為谷在江北道真是說一不二啊!
後面的路上河道越來越多,幸虧都是支流,河道不寬,河面上都有橋樑。
據侯懷谷說,這些橋大多都是無為谷出錢修的。以前過河都要靠渡船,十分麻煩,不方便藥材運輸和人員往來,於是他們修了好多橋。這雖然是為了方便無為谷做生意,但客觀上也方便了其他百姓,也算是為當地做了些好事吧。
路好田地多,村鎮就多。
蘇先生每到一處都會安排人去打聽採買,主要是去買弓箭、吃的和草料。這裡離城市遠,山也多,周圍有不少獵戶,有個集鎮上正好有個做弓箭的匠人。他們要把他手上全部二十四張弓都買了,那人既高興又有些害怕,不知道這些人為什麼一下子買這麼多弓。
但上門的生意沒有不做的道理,況且現在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他不僅把弓全賣了,還把所有的箭也賣了,一共有五百來支。這些弓雖然都是普通獵弓,做工比他那把還差,材質也一般,但力道還可以。加上走掉的那六個人還回來的官府制式弓,現在他手上有三十把弓閒置,另外還有近一千四百支箭。
當天傍晚,侯懷谷在一個山谷路邊找了一個相對平緩的空地紮了營。
這個山谷中間是路,路兩邊順著山勢一直到半山腰長著不少低矮的灌木和高大的喬木,整個山谷呈封閉狀,再往上兩邊就都是峭壁了,也沒有植被覆蓋。
他們用馬車圍了大小兩個圈,把所有會武技的人手都安排到了外圈進行巡邏警戒,侯懷谷還朝路兩邊派了探子。那十七個成人在蘇孟奇和範成的安排下,在內圈裡給大家砍柴、挖灶、生火、架鍋、打水、準備吃的。
劉繼祖則藉著這個機會,把那八十七個孩子都集合了起來,找了塊空地教他們射箭。他發現,這些小孩雖然都只有十多歲的年紀,身高體重比不上前世同齡小孩,但心智卻要成熟很多,一個個和小大人似的。
更奇怪的是,他們的身體氣色都很好,甚至比他在路上見到的那些同齡孩子都要好。劉繼祖猜想這可能是因為這個時代這個年紀的農家孩子,如果不讀書,早就已經做了幾年的農活或苦工了,所以顯得成熟,而在無為谷的這些日子,雖然沒有自由,但無為谷為了試藥試毒,需要他們保持身體健康,飯是能吃飽的,所以看著身體氣色都很好。
劉繼祖停下思緒,在七妹和葉子的協助下,把他們分為了三隊。男孩一隊由劉繼祖帶著,女孩兩隊,由七妹和葉子各帶一隊。每隊三十人左右,排成三列,一列十人。劉繼祖把弓和箭發給第一隊,讓其他兩隊在旁邊看著,然後開始教他們射箭。三隊孩子輪流來射,劉繼祖三人在旁邊指導。
這些孩子學的都很認真,很快就能掌握要領,雖然力道差了點。但這個問題對他們這個年紀的小孩來說不算什麼大問題,劉繼祖有親身體驗,只要營養跟上,再勤加練習,力量很快就能大幅度提高。
眼看天色漸黑,營地裡飄來了馬肉的香味,好多孩子都開始吞嚥口水。
劉繼祖看了剛要笑話他們,結果自己的肚子也不爭氣地叫了起來,聲音還特別大。
大家聽了都笑了起來。
劉繼祖也笑著安排男孩把所有的弓箭都收拾好,然後就解散去吃晚飯了。
給這麼多人做飯可不是一件容易事,有一系列工作要做。因此為了方便,飯菜都是大鍋做成,沒什麼講究,只能管飽。他們使用了最簡單的做法,就是煮。大鍋水煮大塊馬肉,調料只有鹽巴。
吳倫見了就是一頓埋怨,說他們好東西也做不好,說後面要找時間好好教教他們。
其實這也不能怪蘇孟奇和範成,馬匹在中原本來就是稀罕物,馬肉中原人吃的更少,甚至終生也吃不到一塊,本來就不會做。再加上這是在逃亡途中,他們也沒有趁手的廚具與調料,只能將就了。
吳倫雖然不滿意,但其他人可不這麼看,他們早就餓了,尤其是那些孩子。
在逃亡路上還能吃頓熱乎的已經很難得了,更何況是營養豐富的肉食,誰還在乎味道。
大家都是大約十個人圍著一鍋水煮馬肉,就著路上買的饅頭和餅,用手抓著肉,狼吞虎嚥起來。
還別說,味道不錯,吃完了肉,大家還輪流傳遞著用勺子喝了湯。
劉繼祖看了就是一皺眉,他覺著這樣不衛生,但逃亡路上也沒有碗,就連這些勺子都是蘇孟奇在無為谷那個鎮子上買鍋時搭的。他心裡想,等安穩下來再說吧,現在還沒時間去考慮這些小事。
等吃的差不多時,侯懷谷悄悄來到了劉繼祖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