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姐,我尋到人了。”
竇逸景扒拉了一口米飯,吞進肚子就迫不及待的把好訊息說了出來。
要只靠他們倆找人那自然是不現實的,是關縉交代了李府,在李府的幫忙之下,這才見了成效。
“哦?都是哪些人,過得還好麼?”
當年被海匪禍害的時候,竇逸景也不過四五歲年紀,還是太小了,因此能叫他記得清楚的人也並不太多。
“全找見了!”
竇逸景十分興奮,許昭楠卻是有些吃驚,“全找著了?”
這可真是難得,無論是什麼時候,遇見了匪禍能不折損人員,可都太少見了。
許昭楠有些好奇,“到底是怎麼回事兒,你仔細說說。”
竇逸景咧著嘴笑,“是福福姐,她本來是到大戶人家做工的,那天正巧回來看我們,便把人全給帶走了。哎……我跟妹妹若是晚點兒跑,說不得也能跟著走。”
想到那過世了的妹妹,小孩兒心情低落下來。
許昭楠摸摸他的頭,為了安慰他,便故作傷心道:“可你若是不跑,我怕是遇不見你了。只要一想到會有這情況,楠姐心裡可不好受了。”
小孩兒單純的很,這一下就被許昭楠帶跑了思路,忙忙的又是倒水又是夾菜的,反過來安慰起許昭楠來。
接下來,竇逸景又簡單的說了些當年同伴的情況,說的最多的便是那位“福福姐”。
從他的話中,許昭楠也瞭解了這福福的一些資訊。
這姑娘年紀竟然還很小,約莫著十三四歲,也就是說她遇著海匪的時候也就是十歲上下。
竇逸景這些人都是打小便開始流浪的,對於自己的年齡都不太清楚,基本都是瞧著模樣估計一個,大差不差的也就得了。
許昭楠知道這情況,但心裡仍舊免不了驚訝,即便那姑娘長得小,可再往大里猜,年齡也仍然是在小孩子的範疇,這樣的孩子就能辦成如此大事兒,那得多聰明啊!
古代孩子都早熟,便是在村裡,那五六歲的瞧著比她在現代看到的十歲八歲的懂事的也是有的,可真正的少年天才,許昭楠卻沒見過。
因此她對福福便多了很多的好奇,她開口問道:“那福福姑娘如今在哪兒,能不能叫我認識認識?”
聽到這話,竇逸景的筷子卻是放下了,小大人似的嘆了口氣。
“福福姐還在做下人呢,聽其他人說,當年為了救大家夥兒,福福姐簽了賣身契,現在可不好隨意出門了。
我也想見福福姐,但薛家門檻可高了——”
“薛家?哪個薛家?”
許昭楠打斷了竇逸景的話。
“就是東市的薛家,昌州最厲害的那家。”
這還真是無巧不成書,昨天剛參加了人家的花會,懟了一圈人,今個兒就知道了這麼個訊息,說不得還得再去上一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