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後來,陸青山突然發現,自己的道行雖然難以精進,但是體內卻有變化,對於劍道也有所體悟。
這是一種難得的積澱,可以夯實道基。
要知道當年李求敗就是因為道途太順,從而留下隱患,然後自斬大道,重來一次。
有此先例在前,陸青山就更加明白了,縱使現在道行無法精進,未嘗不是一場造化,在煎熬中能築就更高的未來成就。
也是在這個過程中,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的不足。
修行八境,他的前七境雖然也是依靠“深藍”完成的進階,但經過重修、厚積薄發以及道源界修心等鋪墊,都是極致完美,極境昇華。
唯有在這渡劫境,迫於危機感以及一些機緣,他的提升特別快——從一劫到六劫所花費的時間甚至不過一年。
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進度之快足以讓任何人為之驚歎,甚至有不少人開始傳言陸青山是天生修道之人,天資萬古無雙,應劫而生。
但如此快的修行速度,也非完全是幸事,終是落下了隱患。
在六劫境停留的這十年時間,恰恰是給陸青山磨去隱患,完善己身的機會。
他廣積氣運的同時,靜心修行自省,尋到自己的不足,並就此進行填補。
這花費了他將近八年的時間,但收穫也是巨大的。
最直觀的體現就是,他原先292.9萬的元力底蘊,在修為幾乎沒有精進的情況下,悄無聲息、水到渠成地增長到了三百萬。
看上去增長的好像並不多。
但要明白,單單從遊戲的數值設計來說,有零有整的292.9萬元力底蘊定然是有缺陷,非圓滿的。
三百萬元力底蘊才是真正的圓滿。
就像是滿分與九十九分看上去只差一分,但是其中的差距,卻是不足為外人道也。
但也就是在元力底蘊提升到三百萬的那一刻,陸青山似有所感,隱隱感知到自己即將面對的天劫更上一個層次,將會無比的恐怖,是曠世雷劫。
至此,陸青山道基徹底磨練圓滿,也陷入了真正的瓶頸。
即使對於修為提升的心情依然迫切,但陸青山早已明白了過猶不及的道理,轉而開始悟道,開始思考自己的路。
他回憶自己所有學過的法以及掌握的法。
從四大真意再到六式秘劍,從飛劍之法到劍域神通...........
這還不算,還遠遠不夠。
夏道韞曾與他說過,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更何況,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即使修為遠低於陸青山的劍修,開創的劍法也大有可能存在著他所不及的優點。
更別提那些曾經名揚一時的大劍修們。
於是,陸青山找來劍宗的藏典,瞭解那些古法篇章,瞭解劍技的演變與今古差異。
僅僅是瞭解還不行,還要真正掌握,才能以此進行印證。
劍宗藏典即使有嚴格的篩選極致,但這麼多年傳承下來,劍典的數量也依然是多如牛毛,浩如煙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