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隆的戰鼓聲驟然敲響,朱桓率領五千精銳士兵從兩邊樹林後殺出,直撲北岸集結的兩千會稽軍士兵,朱桓一馬當先,揮舞六十斤重的鑌鐵長槍,一連刺翻十餘人,他回頭大喝:“弟兄們,殺敵立功!”
吳郡士兵喊殺聲震天,士氣高昂,他們兵分五隊,從五個方向包圍切割敵軍,會稽軍人數雖不少,但沒有主將指揮,各自為陣,只堅持了片刻,便全軍潰敗了,被吳郡士兵殺得哭喊連天,屍橫遍地,很多人不顧一切跳入水中,向北岸游去,但水流湍急,很快便被急流吞沒了,其餘士兵走投無,紛紛跪地投降。
這場戰鬥幾乎沒有任何懸念,吳郡士兵以壓倒性優勢擊潰了敵軍,俘獲一千餘人,近七人慘死在第一場江東軍的內戰之中。
南岸,賀景臉色鐵青,他聽見了對岸的戰鼓聲,眼睜睜看著北岸軍隊被擊潰,他卻束手無策,賀景恨得牙齒咯咯直響,拳頭捏緊,狠狠一拳砸在大旗上,咬牙切齒道:“不雪此辱,我賀景誓不為人!”
吳郡士兵在浙水北岸的第一場勝利迅速傳遍了吳郡各縣,頓時滿郡歡騰,人們載歌載舞在社廟裡歡慶,在大街上游行,在吳王宮前更是聚集了數萬民眾,情緒激昂,不斷揮臂高呼孫紹的名字,此時求變的心理已經深入每一個吳郡人心中,擺脫孫權的統治,擺脫沉重的賦稅和無休止的兵役,已經成為人心所向。
吳王宮內,孫氏族人二十幾人聚集在一間小院內,緊張地等待著結果,房間裡,孫瑜跪在父親榻前,低聲對父親道:“現在民心支援我們自立,孩兒也覺得時機已成熟,希望父親能同意。”
吳郡能否自立,關鍵就在孫靜能否同意,孫靜作為孫氏前任家主,孫氏第一代長輩,又為江東政權的建立立下了卓越功勳,在孫氏家族和江東享有崇高的威望,只是孫靜為人低調,幾乎不出門一步,甚至江東很多人都以為他已過世。
但孫靜確實已到風燭殘年,瘦得只剩一把骨頭,他躺在榻上微閉雙眼,半晌才低聲問道:“誰為東吳新主?何以自立?”
這是關鍵問題,他需要兒明確,究竟是讓誰為主公,不僅如此,他還要知道,自立後能不能自保?這兩個問題不解決,談自立就沒有任何意義。
孫瑜在父親耳邊小聲道:“自立當然是暫時立孫紹為新主,一旦統一江東,孩兒可代之,孩兒將保證孫紹安全。”
停一下,孫瑜見父親沒有反應,便知道他是默許了,又低聲繼續道:“孩兒已從陸家得到確切訊息,劉璟將支援我們自立,陸遜率領漢軍正向東吳趕來,有漢軍支援,我們可以抗衡孫權和孫賁。”
孫靜慢慢睜開眼睛,聲音微弱道:“小心引狼入室!”
孫瑜連忙解釋道:“現在漢軍要滅江東,可謂輕而易舉,但劉璟卻要維持江東的分裂局面,或者這符合他的利益,所以劉璟的目的並不是要吞併我們,而是支援我們對抗其他兩家,孩兒心裡有數,會充分利用他的支援,而不會把利益拱手相讓。”
孫靜又閉上眼睛,不再說話了,孫瑜知道父親已經同意,便重重磕了個頭,快步走出了房間,院裡的孫氏族人一齊圍上,紛紛問道:“二哥,怎麼樣?”
孫瑜沒有答覆眾人,他命人將孫紹請來,孫紹是孫策長,是孫策的前妻所生,由繼母喬氏撫養長大,今年只有十七歲,他身上沒有半點父親的勇烈,而是一個弱書生,不過他為聰穎,知道二叔扶持自己為新吳主,不過是個傀儡,他沒有表示任何反感,而是順從地聽令二叔孫瑜擺佈,孫瑜也對他為滿意。
孫瑜將他扶上位,跪下磕頭,昂聲道:“微臣孫瑜願尊紹公為新吳主,重振江東社稷!”
眾人這才明白,孫靜已經同意吳郡自立,他們也紛紛磕頭,“拜見新吳主!”
孫紹默默點了點頭,算是接受了眾人的擁立,這時,孫瑜又命人將顧、陸、張等家家主請來,不多時顧雍、陸績、周魴、全琮、徐逸、公孫陽等十幾名武重臣也紛紛趕到,眾人在吳王宮擁立孫紹上位,襲父爵烏程侯,正式宣佈吳郡自立,為江東正統。
孫紹隨即封孫瑜為明漢將軍,掌握軍權,顧雍為長史,陸績為軍師,大赦江東之囚,廢除一切苛捐雜稅和沉重兵役,訊息傳出,東吳縣上下徹夜歡騰,敲鑼打鼓支援新主登位。
建安十九年十一月初,隨著孫紹在吳郡登位,昭示著江東分,孫權據建業,控制丹陽、曲阿、豫章、鄱陽和臨川五郡,孫紹據東吳,控制吳郡和新都郡,孫賁據山陰,控制會稽、臨海和建安郡。
但江東分並不是結局,而僅僅只是開始,隨著曹軍和漢軍的先後介入,江東的局勢變得異常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