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在眾多銷商耳中,那聽得真是一個氣勢!
這年頭還沒有什麼品牌意識,但是大家一聽是質量保證,那些顧客更喜歡,倒是紛紛贊同這種操作。
這樣宣傳還是不行,以後工廠的流水線,還要專門製作出標籤……
……
一切都在陳東青的打理之下,很快就恢復了正常的工作情況。
工人們都站在流水線邊上工作,由徐光亮巡視他們的工作情況。
陳東青暫時取代丁會計,硬著頭皮做著單子造賬。
好在丁會計的親戚,還願意幫忙,物流運輸依然可以繼續幹。
他們的貨物依然可以送到全國各地,但是物流費依然是增長成本上。
物流方面,確實可以低階,但是不至於讓人成本價給你服務吧!
所以還是得多給點錢,現在的物流線路,還沒有之後那些年的方便。
如果將來有錢,花點錢做物流,接著憑藉物流來開展網購……
這種一套接著一套的資源發展,每一層都能賺錢,還幫補了自己的製衣廠,真是越有錢,越容易賺錢。
陳東青揉了揉自己的眉心,也同時多寫了一張單。
這張單子,二百條破洞,二百條普通,送往方向是慶市。
他發現,所有的經銷商,沒有一家是來自慶市的,自己的老家慶市,竟然沒有銷售?
這怎麼可以呢!
他還記得自己被那個衣服店的店員嘲諷,自己不是個小氣的人。
但是自己說到就要做到!報復更是要說到做到啊!
自己制那麼多的牛仔褲,也不是打算自己全部賣完。
而是想帶著這批貨,去和本就在慶市的製衣廠談判,這些牛仔褲是和他們做交換的。
貨物交換,假如遇上了好的廠商,還能乾脆談合作。
以後要是有錢了,就直接吞併、收買。
在90年代,有許多迅猛發展的製衣企業,因為管理不良,亦或是其他意外,而因此破產。
他們的出品質量並不差,只是因為沒有從事管理的經驗,所以才會導致崩潰。
如果有機會,順手撿漏一批,倒是能賺得挺多。
自己將來的工廠擴大生產,便是如此經營……
看著桌面上定金,陳東青會心一笑,繼續將這些錢記錄在賬面上。
由於不是大批次訂單,但又是些散戶,這麼一條褲子售價自然也不能高,定在了六元一條。
運輸那頭,由於有關係,讓他們和運輸公司的談,不計入成本,而記入在人情之上。
這樣一來,每條的利潤,基本是穩定在三塊的。
分銷商這一次總共來了十人,他們均定了400條,所以總共計劃就是4000條。
如此,完成這批訂單,已經除去工人和水電,自己純利潤便是一萬二。
一個廠除去成本,八天的淨收入就有一萬二,雖然沒有售賣電腦這麼暴利,但好歹算是自己掌握了生產資料。
如果剋扣些工人的工資,其中利潤還能翻上個個兒,但是陳東青不會做這種事。
他答應過丁會計,也知道工人的辛苦,高處市場價三倍的工資,他出得起!也對得住自己的良心!